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成果首發 > 正文

南水北調工程與中國的可持續發展

摘要】區域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歸功于資源要素在區域間的流動和配置。一些跨區域的重大工程,是實現資源要素的互補流動和優化配置的重要方式。水的功能多樣,用途廣泛,是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基本條件。合理開發和優化配置水資源,是我國推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京津冀豫華北平原在我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水資源日益匱乏及其加速的生態環境惡化成為制約該地區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成通水,大大緩解了華北平原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對于優化區域發展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加快新型城鎮化,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實現良好生態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

【關鍵詞】區域經濟  南水北調  華北平原  優化配置水資源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279.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6.02.004

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十分重要。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以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支撐京津冀豫沿線城市和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對于緩解華北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合理配置資源,調整產業結構,增強綜合國力,促進現代化實現,加快新型城鎮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發揮著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資源要素流動與水資源優化配置

資源要素流動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薩繆爾森認為:“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必定安裝在相同的四個輪子上,無論是窮國還是富國。這四個輪子或經濟增長的要素就是:人力資源、自然資源、資本和技術。”①陳秀山、張可云教授指出,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不僅取決于區域內各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取決于區域要素的流動和貨物及服務流動產生的外部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外部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受區域間的生產要素流動及貨物與服務運動的影響。生產要素的流入會提高流入地區的生產能力,尤其是在一種生產要素明顯短缺的境況下,短缺生產要素的流入對于一個區域生產要素的配置和區域經濟增長有著關鍵作用。要素區際流動,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的內在要求,是實現要素價值最大化的必然趨勢。②

上一頁 1 234567下一頁
[責任編輯:樊保玲]
標簽: 中國   可持續發展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