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家治理領域值得關注的十個課題
剛剛過去的2021年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這一年,中國共產黨迎來百年華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勝利召開,對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進行了系統總結;我們從容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奮力完成改革發展艱巨任務,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2022年,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黨的二十大是我們黨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
剛剛過去的2021年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這一年,中國共產黨迎來百年華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勝利召開,對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進行了系統總結;我們從容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奮力完成改革發展艱巨任務,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2022年,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黨的二十大是我們黨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
摘 要:心懷“國之大者”,應樹立全局觀、系統觀,科學理解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時代意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原則,科學把握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價值指向。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是立足社會主義制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扎實推動共同富裕,要求我們在實現區域協調發展、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有效市場和有為...
摘 要:人的因素在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人口變遷和經濟發展進入新的時期后,自主創新成為重要驅動力,人的因素更加突出。構建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大力提高城鄉居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加強城鄉人口雙向流動,全面改革城鄉制度,積極推動城鄉一體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 關鍵詞: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以...
摘 要:“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從民主性、公平性、系統性、善治性、創新性、安全性等國家治理效能評價的維度上看,提升國家治理效能,必須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優化國家治理體制機制,深化國家治理制度供給改革,強化國家治理制度執行力,豐富國家治理的“工具箱”,厚植國家治理的新理念。 關鍵詞:國家治理效能 評價 制度供給 制...
摘 要: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理論的重大創新。從“全過程”這個概念看,我國強調選舉、決策、管理和監督的全過程民主參與,兼顧起點公平和結果公平。從“人民”這個概念看,我國更強調人民這個集合體概念,人民社會兼顧自由與秩序,尋求社會、國家與政黨三者內在同一性,區別于西方的個體社會更偏重個體至上的自由,多從社會與國家二元對立的視角來制衡國家。從“民主...
摘 要:數字時代的到來推動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變革與重塑。在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需要打造“四位一體”的治理格局,貫穿發展與安全兩個維度的治理原則,逐步實現能力載體的數字化、能力實施精準化和能力使用合法化;通過構筑多元主體互信互賴的穩定協同關系,填補數字時代相關治理規則的空缺,借助前沿數字科技實現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 關鍵詞:數字時代 ...
摘 要:中國歷史文化的長期延續性與中華文明的獨特性,決定了中國現代化道路的獨創性。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是中國現代化最終成功的根本保證,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最本質的特征,也是最大的優勢所在?!爸袊浆F代化新道路”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
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深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各地向基層放權賦能取得一定進展。然而,基層政府普遍認為上級放權存在一些問題,對放權和減負的獲得感不夠充分。向基層放權賦能,需要堅持辯證法和分類方法論,明確法律地位、經濟定位、權力功能定位等的區別,在放權內容上要抓住財權、人事權和政府職能側重點,放權方式關鍵要區分行政授權和行政委托的權責關系,同時,要厘...
摘 要:當前,各地在“雙碳”目標推進過程中,對碳達峰、碳中和存在若干認識誤區,導致片面強調削減高碳產業、低碳產業無序發展、單純從生產領域推進減碳、低碳環保與經濟民生顧此失彼等多方面風險。為有效防范應對產業綠色轉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確保安全降碳,建議實踐中重新界定產業政策支持的目標對象,構建發展低碳產能與削減高碳產能的掛鉤機制,探索消費碳額度機制,明確“雙...
摘 要:突發事件的應對有別于常態事務的治理,國家治理體系應當包括以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為中心任務的常態治理體系和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體系。兩種體系的分化發展雖然有助于分別提升國家治理體系的常態治理能力和應急管理能力,但卻不利于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發展與安全需要決策者能夠及時地在兩種治理議程之間快速地轉換,需要推進完善常態與應急結合的國家治理體系。 關鍵...
摘 要:群眾路線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當前,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賦予黨的群眾路線新高度,人類文明新形態賦予黨的群眾路線新視野,以人民為中心賦予黨的群眾路線新內涵。在新形勢下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也面臨一些新挑戰,包括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面臨脫離群眾的危險,群眾在社會轉型中分化重組并伴需求升級,黨群關系上面臨組織轉型和空間拓展問題等。在新形勢下貫徹...
摘 要: 通過對2020年我國科技產出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當前我國科技創新的一些階段性特點。這些階段性特點主要包括:我國已經是科技論文大國,未來發展重點是開創性研究;科技產出結構與新科技革命方向一致,重大創新機遇增多;一些地方科研能力提升明顯,經濟增長動力正在轉向創新要素; 我國國際論文的國際合作率與上年持平,還有上升空間;高附加值專利數量居全球第二方陣前列...
摘 要:當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蓬勃興起。對國際國內人工智能治理標志性事件開展系統研究,有助于規律性認識人工智能未來發展趨勢,有助于深層次把握革命性技術對勞動就業、社會倫理、個人隱私帶來的風險與沖擊,有助于綜合性了解各國政府、學術機構、社會組織、企業主體等社會各層面、各領域為確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可持續發展做出的努力,進而以更積極的態度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