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不斷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要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環節,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良種選育和推廣服務,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不斷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全面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特別是,要立足浙江省情,促進現代農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工業化、數字化、社會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實現農業高質高效,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現代農業強省。
第三,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入融合。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應以農業為基礎,符合農村功能定位。一方面,要完善專業化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農業全產業鏈,推動農業產業鏈條的縱向融合和一體化。另一方面,還要推動農業與農產品加工、文化旅游、電商物流、教育體驗等二三產業全面深度融合,實現農業產業鏈條的橫向融合和一體化。要依托農村產業融合,形成共建共享的鄉村發展共同體,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鏈增值的收益。
二、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
為城鄉居民提供更加普惠均等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務,是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基本要求,也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底線任務。“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其核心是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浙江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居民收入位居各省區之首,城鄉區域發展相對均衡,有條件在全國率先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推進示范區建設中,要按照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要求和更高標準,著力提高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水平、質量和效率,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優質共享。
首先,要提高農村公共服務的供給質量。近年來,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快速推進,正在由局域均等化向全域均等化邁進。下一步,重點是按照城鄉一體化和共同富裕的要求,在確保實現高水平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基礎上,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從均等化走向勻質化。當前應兼顧補短板與拓面提質,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環衛、文化、體育、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實現城鄉交通、供水、電網、通信、燃氣等基礎設施同規同網,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提檔升級;加快在農村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積極引入信息化主流技術,推進服務農業農村的信息、融合和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筑牢數字鄉村的發展基礎。
其次,優化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2020年,浙江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2.17%,預計2035年將超過80%。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大量農村人口尤其是年輕人不斷遷往城鎮。需要根據未來城鄉人口的分布來調整優化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促使公共資源配置與人口分布相匹配,避免因城鄉人口遷移造成公共資源的浪費。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