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保障文化繁榮興盛和社會和諧穩定。40年來,我國高度重視通過法治弘揚美德義行、促進社會文明、維護公平正義,制定實施英雄烈士保護法、電影產業促進法、文物保護法、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等法律法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制定實施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社會救助、社會組織、社會治理等法律法規,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治理,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制定實施網絡安全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建立健全訴訟、調解、仲裁、行政復議、行政裁決等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推進社會矛盾糾紛公正理性解決。通過建立和完善法治,40年來,我國逐步實現了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互結合、法治德治自治相得益彰的社會治理模式,全社會崇德向善、尊法守法的氛圍日益濃厚,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推動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保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40年來,我國生態文明法治建設與改革開放同時起步,并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而不斷加強,制定實施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30多部法律、50多部行政法規,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可靠保障。通過建立和完善法治,40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力度不斷加大,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相互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推動港澳回歸,遏制與打擊“臺獨”和民族分裂勢力,保障國家主權、統一和民族團結。40年來,制定實施憲法和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完善相關制度和機制,“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成為現實,保障了港澳順利回歸、長期繁榮穩定。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完善涉臺法律法規,依法規范和保障兩岸人民關系、推進兩岸交流合作,捍衛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獨”,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制定實施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規,確立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防范和打擊各種民族分裂勢力,促進了民族團結、融合和發展。通過建立和完善法治,40年來,“一國兩制”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有力推進,中華民族的命運牢牢掌握在中國人民自己手中。
推動依法處理國際經濟、政治和社會事務,保障對外開放和和平發展。40年來,我國不斷建立健全涉外法律法規體系,運用法治方式維護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改革開放初期,為吸引外資,我國先后制定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等一系列涉外法律法規。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為構建符合多邊貿易規則的法律體系,大規模開展法律法規清理修訂工作。同時,我國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增強在國際法律事務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通過建立和完善法治,40年來,我國成為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重大貢獻。
改革開放40年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確立了國家發展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重大制度,夯實了立國興邦、長治久安的法治根基,從制度上法律上確保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確保國家一切權力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確保國家主權、統一和民族團結,確保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發展道路,有力推動和保障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興旺發達、永不變色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
三、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譜寫全面依法治國新篇章
黨的十九大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當下的中國正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好時代,也正處在全面依法治國的最好時代。要使法治如一江春水,伴隨著改革和發展的腳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奔流不息、浩蕩前行。
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導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今年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發出了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進軍令。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這次講話中集中概括為“十個堅持”,明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發展道路、工作布局、重點任務,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在深化依法治國實踐中,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全面準確把握精神實質、核心要義、豐富內涵、實踐要求,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奮力開創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
堅持改革和法治雙輪驅動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確路徑,又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內在要求。要把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和全面依法治國總目標銜接統一起來,把1000多項重大改革成果固化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完備的法律制度,并保證得到嚴格執行和全面遵守,以最大限度發揮改革和法治的共同作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程中,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堅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兩個階段”戰略安排中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的30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分兩個階段安排,全面依法治國也在這兩個階段接續深入推進:到2035年,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九大對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安排目標遠大、氣象恢弘、催人奮進。我們一定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宏偉征程上,接續譜寫全面依法治國新的壯麗詩篇。
(作者:司法部黨組書記、副部長)
責任編輯:楊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