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實踐和歷史經驗教訓,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科學化與系統化
重視理論建設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依據實踐和歷史的經驗教訓,在創造性地回答時代提出的新課題中,積極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新發展,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作為馬克思主義者的理論自覺。馬克思曾經指出:理論只有徹底,才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我們要確立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要重視我國人民乃至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以人為本,認真研究、總結提升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不斷豐富、深化和完善理論。
理論建設不是貼標簽、喊口號,不是套用話語模式,而是要根據社會實踐和歷史經驗,針對現實的問題和挑戰,進行科學化的思考與理論化的概括。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來,我國理論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研究工作做得還不夠到位,闡述也不夠透徹。已往對政策和決策的宣傳貫徹較重視,而對挖掘和闡釋國家政策背后的理論根基和思維方式不夠努力,因此不能及時顯示出理論的系統性、普遍性和徹底性,容易停留于標簽化、口號化的水平。這很不利于理論的徹底性和穩定性,有時還會使一些不良學風泛濫成災。這些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豐富和發展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要加強理論創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科學化與系統化,必須結合實踐經驗和教訓,真正做到切合實際的總結和提升。
注重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在邏輯
全面深化改革和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有一個明確的完整的科學的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統一思想、推動實踐、引導未來的思想旗幟。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我們只有搞清楚它的形成過程,搞明白它的邏輯結構,才能在實踐中真正發揮其旗幟的引領作用。推而廣之,我們要注意所有的理論成果,已經提出的和將要提出的理論成果,特別是一些標志性的概念和口號的理論層次問題,將其安置在適當的結構層次和邏輯序列上。
一個理論體系總要有它的總概念、一級概念、二級概念、三級概念等的劃分,只有結構合理,才能邏輯清晰,只有厘清邏輯結構,才能進一步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認識。不要把其中的一些二級概念、三級概念與一級概念并列起來。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黨的建設,二者是并列關系還是從屬關系等問題,就需要有清晰的認識。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就是要按照歷史與邏輯統一的原則,用高度科學的、極端嚴謹的態度和方法,來整合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全部成果,并不斷用新的成果來豐富它、發展它、完善它。鄧小平同志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過深刻總結,對于什么是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本質等問題作出了理論闡釋。在現階段,我們還需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層級結構進行深入把握。比如在社會主義本質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關系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倡導和追求的價值范疇,應該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是一致的。其中的一系列理論關系仍然有待進一步闡釋,這就是研究理論體系的邏輯結構和層次性方面應該重視的問題。全面把握一些重要概念、政策、理論的提法,做到內在邏輯清晰、結構完整、涵義透徹是極其重要的。
重視理論表達的中國話語及其文化底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本身有著深層次的聯系,實現理論創新必須重視理論表達的中國話語、中國風格及其文化底蘊。我們要使用中國話語體系來表示中國理論研究的成果,表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能簡單地輕易地套用西方的概念和話語。
比如,“價值”這個詞,在西方語言中,價值是Value,價值觀就是Values,就是說,這兩個概念之間是“一”和“多”的關系,是一個普遍本質和多種現象的關系。這是因為,在西方語境里,無論價值還是價值觀都是主觀的、都是人的精神性的東西。但是在中國的話語里,我們用馬克思主義研究價值學,形成了“價值是客觀的,是人的存在方面的關系;而價值觀是主觀的,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應和表達”的話語,就使它們變成了“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看目前報刊雜志上對于它們的使用,實際仍是沿用西方傳統說法,并沒有體現中國話語和中國風格。這里的區別,在于兩套價值概念的意義是不同的。按照西方概念,總是就思想講思想,一意追求“終極價值”或“普世價值”。按照馬克思主義,則是講價值體系和價值的關系時,首先要進行社會結構的改造。改革開放就是在改變社會價值關系的現實結構,而我們的價值觀念,則要適應和推動這種改變。所以從更深的層次上講,中國話語、中國風格的形成,是植根于中國文化氛圍,從中國自己的立場出發,用中國人自己的思維,面對中國自身的問題做出表述和回答。否則,就會給我們的理論表達帶來困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主線,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斷在實踐基礎上豐富和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現階段,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實際上既是我們黨、國家和全國各族人民主體意識的體現,更是黨和國家注重自我認同和勇于擔當使命的生動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全黨要深刻領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在不斷豐富和發展理論、加強理論創新過程中,清醒冷靜地判斷和處理實踐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以非凡的理論勇氣和高度的戰略定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人民論壇記者孫娜根據采訪整理)
責編/孫娜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