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黨政干部談治理> 正文

深化對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系統方法論的理解和掌握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集中體現了我們黨推進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是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光輝典范,是指引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黨的二十大報告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即“六個必須堅持”,這是我們黨在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歷史進程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而形成的系統方法論,蘊含黨的創新理論的道理學理哲理。“六個必須堅持”是內在統一、相互貫通的有機整體,深刻揭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品格和鮮明特質,為我們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引。

堅持人民至上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集中體現,是中國共產黨性質宗旨的集中體現。堅持人民至上是“六個必須堅持”中的第一位,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貫穿的一條紅線。作為世界觀和方法論,首先需要回答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立場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共產黨宣言》莊嚴宣告:“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從誕生之日起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人民擺在心中最高位置,在不同時期、不同場合、不同崗位,他始終把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工作的根本價值標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等一系列體現人民至上價值取向的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根本問題。

堅持自信自立,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作為世界觀和方法論,自信自立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狀態,彰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堅定信念。自信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氣度,自立是立黨立國的重要原則。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民族、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通過依賴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趨實現強大和振興。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自信自立,源自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5000多年文明發展史,來自我們黨100多年奮斗歷程和70多年執政興國經驗,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得到鮮明彰顯。正是始終堅持自信自立,黨領導人民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對于一個政黨和國家來說,只有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將前途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進入新時代,堅持自信自立已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內在氣質和精神風貌。

堅持守正創新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和認識論的基本要求。作為世界觀和方法論,守正創新解決的是科學態度和方法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是站在創造未來的源頭上,就應當樹立超前意識,敢做時代的弄潮人”。20世紀90年代,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就通過扎實調研,力排眾議,推動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總公司成為福州首個“試水”股份制改革的國有企業,吹響了福州乃至全省國企改革的“沖鋒號”。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新變化,我國發展面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我們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既要堅守根本、培根固本,又要勇于創新、積極創造。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科學思想,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指導黨和國家事業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彰顯出守正創新的理論品格和鮮明特質。守正創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要求。我們從事的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守正與創新相輔相成,體現了“變”與“不變”、繼承與發展、原則性與創造性的辯證統一。

堅持問題導向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現實著眼點。問題導向回答的是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著力點問題。問題是時代的聲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增強問題意識,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這為我們堅持問題導向,科學認識、準確把握、正確解決所面臨的重大問題提供了根本遵循。堅持問題導向,是我們黨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100多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能夠準確把握各個時期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中不斷解決前進道路上面臨的重大時代課題。強烈的問題意識和突出的問題導向貫穿習近平總書記從政實踐的全過程、各方面。他在福建工作期間,通過調研發現福建林業發展存在制度性障礙,群眾急切盼望林權制度改革,他傾心傾力,親自主導了福建林權制度改革。他提出的“山要怎么分”“樹要怎么砍”“錢從哪里來”“單家獨戶怎么辦”這四個問題,體現了問題導向的科學理念,為林權制度改革在福建獲得成功、在全國平穩開展提供了根本指引。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聚焦我國發展和我們黨執政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把問題作為研究制定政策的起點,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上,把化解矛盾、破解難題作為打開局面的突破口。正是基于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的準確把握和科學回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堅持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系統觀念解決的是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重要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是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之一。唯物辯證法認為,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恩格斯指出,“當我們通過思維來考察自然界或人類歷史或我們自己的精神活動的時候,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系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堅持系統觀念,要求我們客觀地而不是主觀地、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矛盾雙方對立統一的過程中把握事物發展規律。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工作的實踐中,始終堅持系統觀念與系統方法,充分體現了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深刻把握和科學運用。在浙江工作期間,他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了“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這是一項系統工程,把農村和城市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系統考慮、統籌協調,是系統觀念和系統方法在“三農”工作實際中的成功應用與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實踐發展需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于我們堅持用系統觀念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整體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當然,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我們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必須從系統觀念出發加以謀劃和解決,全面協調推動各領域工作。而對我們每一個領導干部來說,必須切實提升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學好用好這一科學思維方法,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把握事物發展規律,才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堅持胸懷天下是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全球視野,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要站位點。作為世界觀和方法論,胸懷天下回答的是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境界情懷。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中國共產黨始終從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歷史正確認識和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系,以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為中國發展進步指明路徑和方向,也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始終以世界眼光關注人類前途命運。堅持胸懷天下,是我們黨百年奮斗的寶貴歷史經驗之一。馬克思主義把解放全人類作為崇高追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宇宙觀和天下觀主張協和萬邦、天下為公、世界大同。我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既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也不斷回答世界之問,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黨的創新理論始終展現出寬廣的世界眼光和強烈的天下情懷。習近平總書記始終以世界眼光關注人類前途命運。在福建工作期間,他有次談及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解時說:“‘平天下’不是打天下,不是統治天下,而是讓老百姓擺脫貧困,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天下都以你為榜樣去和平發展,用你的理念去協和萬邦,實現大同,這就離‘平天下’不遠了。”擔任總書記后,他著眼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歷史,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賦予中國傳統的天下觀、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理論以新的時代內涵。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新征程上,我們要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不斷創造新的輝煌,不斷為人類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必須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胸懷天下的視野和情懷,把胸懷天下的大境界、大歷史觀與黨的初心使命聯結在一起,處理好個人與社會、地方與國家、中國與世界的關系。

(作者系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