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學術視野 > 經濟 > 正文

我國經濟發展三大關鍵周期會拉長

作者: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 陳文玲

對經濟發展認識的四個誤區

前一段時間,關于中國經濟判斷,存在著四個方面的認識不足。

一是對中國債務情況在評級中看得過重,忽視了中國政府債特別是地方債的實際情況。有時借債以后會形成有效資產或優質資產,這些有效資產和優質資產還會持續支撐中國經濟發展,并逐漸變成新的資產。有的債務會變成應收款,其中大部分債務會變成有效資產。比如,一般地方債務會形成基礎設施,包括互聯網、物聯網這些軟設施,形成的這些有效資產是拉升中國經濟的必要支撐。對此,不能只看到債務,而忽視了另一面。有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債務總額是GDP的249%,其中地方債加上中央債占到56%,沒有達到國際警戒線。主要是企業債務占比較高,個人債務并沒有那么高。我認為,利用企業債務占比高低作為國家主權評級標準并不合適,國家主權信用評級主要還是在政府債務上。

二是忽視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我國GDP保持6.9%的增速還是中高速,而且超過了預期。這個速度是在經濟結構優化、新舊動能轉換基礎上,經過轉型陣痛產生的經濟增長的數字。2015年,我國GDP增長6.9%,而今年上半年GDP增長同樣是6.9%,這兩個6.9%的含義確實不一樣。當前的增速是在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產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取得明顯成效下取得的,因此可以把我國經濟周期拉得更長,付出的代價更低,而美國評級公司卻把這一點看成風險因素了,這顯然是不合適的。

三是對于中國高儲蓄率和未來融資轉換的鏈條之間缺少必要的分析和正確的判斷。高儲蓄率是亞洲國家較普遍的現象,它實際上是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器”,因為有這樣的高儲蓄率,我們金融機構的存款才能夠穩定,然后才能變成融資能力,這個鏈條才能夠真正形成,這種儲蓄形成的放大效應才能夠真正實現。因此,美國評級公司沒有正確分析高儲蓄率和投資、融資之間的關系,沒有看到中國這種高儲蓄率是經濟發展的保障,是存在非常大的認識偏差的。

四是對中國策略紅利和市場紅利沒有足夠認識。策略紅利包括金磚國家機制、上合組織機制,包括新型經濟全球化中中國推出的這些新的舉措,也包括中國提出的新理念、新布局、新倡議,這些紅利實際上正在逐步釋放。除此之外,中國還有很大的市場紅利,現在中國市場僅次于美國,2018年的市場規模將超過美國,成為最大的消費國。這些市場紅利的持續釋放,將對我國未來的經濟帶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三個關鍵周期會拉長

中國還有三個關鍵的周期會拉長,這將為中國爭取持續發展的時間窗口。

一是戰略機遇期會拉長,而且會創造新的戰略機遇期。原來所謂戰略機遇期是2000年到2020年,但是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推進,并且真正取得成效,我們創造的新的戰略機遇期就會重新開始。我認為,這個戰略機遇期的周期如在15年、25年見到顯效的話,對于中國來講將是一個新的大戰略機遇期。

二是經濟發展周期會拉長。中國從高速增長,到中高速增長已經40年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增速6.5%應該基本沒有問題。按照目前的發展勢頭,中國經濟到2020年實現GDP增長6.5%沒有問題。到2030年,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中高速”概念有人說7%,也有人說5%以上就是中高速,我個人認為5%—6%都應該算中高速。再有10年持續5%以上的經濟增長速度,中國就可以實現長達半個世紀的經濟高速增長和中高速增長。這在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沒有過的。

三是制造業繁榮的周期會拉長。制造業繁榮周期很重要。美國的制造業周期從二戰以后一直持續到現在,支撐了美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使之成為了一個經濟大國和強國。反觀中國,中國農業需要現代化,但這不足以支撐一個大國成為一個強國。強國之基、立國之本還是制造業。繁榮的制造業周期還是要盡可能拉長。我們在轉型升級中,產業邁向中高端已經出現端倪。

上一頁 1 2下一頁
標簽: 經濟發展周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