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進而指出:進一步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實際上就是要處理好在資源配置中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還是政府起決定性作用這個問題。經濟發展就是要提高資源尤其是稀缺資源的配置效率,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投入生產盡可能多的產品、獲得盡可能大的效益。理論和實踐都證明,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遵循這條規律,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作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于在全黨全社會樹立關于政府和市場關系的正確觀念,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于轉變政府職能,有利于抑制消極腐敗現象。
把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旗幟鮮明地提出來,體現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市場規律的認識在不斷提高,對駕馭市場、發揮市場經濟長處的能力有充分信心。
在具體經濟實踐方面,習近平曾經談到如何發現和培育新的增長點,他認為一是市場要活,二是創新要實,三是政策要寬。市場要活,就是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場發現和培育新的增長點。在供求關系日益復雜、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背景下,涌現出很多新技術、新產業、新產品,往往不是政府發現和培育出來的,而是“放”出來的,是市場競爭的結果。技術是難點,但更難的是對市場需求的理解,這是一個需要探索和試錯的過程。“簡言之,就是要放開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用好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我們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發市場蘊藏的活力。市場活力來自于人,特別是來自于企業家,來自于企業家精神。激發市場活力,就是要把該放的權放到位,該營造的環境營造好,該制定的規則制定好,讓企業家有用武之地。我們強調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更多從管理者轉向服務者,為企業服務,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堅持辯證法、兩點論:既要“有效的市場”,也要“有為的政府”。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在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修改為“決定性作用”的同時,習近平又指出:“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們仍然要堅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發揮黨和政府的積極作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認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要發揮市場作用,也要發揮政府作用,但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職能是不同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對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提出了明確要求,強調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全會決定對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優化政府組織結構進行了部署,強調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明確指出:在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問題上,要講辯證法、兩點論,“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他特別強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機統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開來、對立起來,既不能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什么是“有效的市場”,什么是“有為的政府”,對此習近平總書記也給出明確指向。他指出,我們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把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交給市場,把政府不該管的事交給市場,讓市場在所有能夠發揮作用的領域都充分發揮作用,推動資源配置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讓企業和個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間去發展經濟、創造財富。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就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加強市場活動監管,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穩定,促進共同富裕。各級政府一定要嚴格依法行政,切實履行職責,該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該放的權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堅決克服政府職能錯位、越位、缺位現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原則。我們既要遵循市場規律、善用市場機制解決問題,又要讓政府勇擔責任、干好自己該干的事。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互為補充的。要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完善市場機制,打破行業壟斷、進入壁壘、地方保護,增強企業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反應和調整能力,提高企業資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競爭力。發揮政府作用,不是簡單下達行政命令,要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用改革激發市場活力,用政策引導市場預期,用規劃明確投資方向,用法治規范市場行為。
發揮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兩方面優勢,要注意這兩方面優勢有著不一樣的份量。社會主義是優越性,市場經濟是長處。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是根本性的價值判斷,是要堅持;市場經濟的長處,是要利用。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相結合,可以發揮長處和優勢;和資本主義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市場經濟,則會弊端重重。
市場經濟是手段,社會主義是目的。計劃和市場都是資源配置的手段,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根本目的還是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講最終目的是滿足需求,就是要深入研究市場變化,理解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在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中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