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是現代互聯網、云計算和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都將產生深遠影響。毋庸置疑,大數據給稅收征管工作帶來了許多挑戰,但同時也為稅收征管模式的轉型升級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對于稅收征管而言,貫穿稅收征管全過程的關鍵因素是現代信息技術和大數據,這也是改進和創新稅收征管工作的重要生產力。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和大數據來提升稅收相關數據采集能力以及數據分析和應用能力,有利于把政府和社會各部門蘊含的大數據優勢轉化為稅收治理優勢,進而構建旨在解決稅收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以稅收征管大數據為基礎,通過采集、分析、利用涉稅信息,以數據信息比對為核心,人工處理與計算機處理相結合的風險導向型稅收征管信息平臺。
以大數據為基礎的風險導向型稅收征管系統,其核心在于“信息”,這也是信息化促進稅收征管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全面高效地抓住和利用相關涉稅信息是稅收管理的關鍵,有利于破解稅收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難題,提高稅法遵從度和稅收征收率,是全面提高稅收征管工作水平的必然選擇。
風險導向型稅收征管信息平臺的遠景目標
以大數據為基礎的風險導向型稅收征管信息平臺能夠提供與各類納稅人應納稅額相關的詳細、準確信息,利用信息平臺將按期自動生成的納稅申報表發送至相關納稅人。納稅人首先根據自己的數據信息對納稅申報表進行核對,確認無誤后提交申報表,系統將應納稅額自動從納稅人簽約的銀行賬戶中劃轉至國庫,保證征納稅流程順利完成;若納稅人對納稅申報表進行核對后對納稅事項有異議,則可通過信息平臺與稅務專員進行進一步溝通,直至未確認事項得以解決。
風險導向型稅收征管信息平臺構建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依法征管原則。稅收法定主義是一項基本的法律原則,可以分為課稅要素法定和依法稽征原則。這些原則都要求稅收征管機關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法律來征收稅款,不得擅自更改課稅種類、違背征稅程序。依法征管原則體現出稅收征管的法制性,征稅主體與納稅主體的權利義務都必須得到法律的明確界定,在沒有明文法律規定的前提下,稅務部門是無權進行征管的。
效率原則。稅收征管是我國最重要的行政管理活動之一,應充分體現行政的效率性。稅收征管成本對征收機關與納稅主體都是沉重的負擔,因此進一步提高征管效率能夠切實減輕負擔。從效率原則的角度分析,在稅收征管信息平臺的構建過程中必須做到盡量簡化征管程序,積極應用現代科技手段來進行稅收征管,這是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下必然的發展趨勢。只有借助信息化的征管方式,才能提高稅收征管的質量與效率。
程序正義原則。程序正義原則要求稅收征管必須嚴格依照稅收征管程序的法律規定來展開,當前我國已經制定了統一的稅收征管程序法律,納稅人在納稅過程中有法可依,稅務人員的執法隨意性也進一步得到避免。在稅收征管信息平臺的構建過程中,必須繼續堅持這一基本原則,貫徹程序正義理念,有效提升稅收征管的程序正義性。
保障納稅人合法權益原則。作為一種強制性的國家行為,征稅體現出明顯的無償性。因此稅收征管代表的是一種強力,體現出較強的約束力。稅收征管實際上也是一種利益博弈,如果不注重保障納稅人合法權益,則容易侵犯納稅主體的權益。因此在稅收征管信息平臺的構建過程中,必須堅持保護納稅主體權益的原則。在增強稅務征管人員服務意識的同時,必須強化納稅人合法權益保障與征管權力之間的平衡。
風險導向型稅收征管信息平臺的框架結構
風險導向型稅收征管信息平臺的核心
我國稅收征管模式已經開始發生重大轉變,從傳統的以收入管理為重心的征管模式,逐步轉向現代的以遵從管理為重心的征管模式,這表明流程管理并非大數據下稅收征管的核心功能,核心功能是以流程管理為基礎,利用智能化進行大數據的采集、分析和處理,掌握盡可能詳細的涉稅信息,對大數據進行深入分析。以稅收大數據為基礎,改進稅收征管流程,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納成本,提高遵從度,優化稅收服務。
風險導向型稅收征管信息平臺的架構
稅收征管信息平臺的總體架構。如圖1所示,稅收大數據是指各類數據的綜合,主要由以下幾部分構成:稅務部門信息系統提供的數據,是指由稅務人員專門采集、加工,處理、積累的涉稅信息數據;來自納稅人方面的涉稅信息數據,是指納稅人提交的各類納稅申報表、發票、財務報表等數據;來自第三方的數據,是指直接或間接與納稅人經濟活動和稅務部門稅收征管產生聯系的數據,這些數據由稅務部門和納稅人之外的其他機構、事業單位或企業法人等提供。
從稅收征管信息平臺的總體構架上看,比對機制和新的運行模式是稅收大數據的基礎和核心。其中,比對機制是指由計算機和網絡信息系統自動將“稅務信息系統數據”“第三方數據”與“納稅人納稅申報時提供的各類數據”進行驗證比對,以確定納稅人當期納稅申報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從而解決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而新的運行模式則是指四段遞進、層層深入的數據處理架構,即依次形成計算機信息處理、識別風險、納稅評估處理、稅務稽查處理。首先,運用計算機信息系統對稅收大數據進行比對、處理,運用風險導向的理念和模式,識別出高風險領域,確定涉稅信息存在疑點的相關納稅人;其次,基層稅務機關的納稅評估部門對相關的疑點納稅人進行審核分析、約談、調查核實,以便查找和落實問題;最后,稅務機關的稽查部門對評估部門移送的案件,按照相關權限和職責開展進一步的查證懲處。
第三方信息比對系統的構建。在稅收征管信息平臺中,第三方信息比對處于關鍵環節。這是因為,一方面,稅收大數據中的兩類信息——稅務信息系統信息和納稅人提供的信息已基本成型,稅務部門對其的利用較為充分;另一方面,第三方信息在稅收大數據中具有完整性、權威性、可驗證性和批量性等特點,具有極大的利用價值,可以在稅收征管信息平臺的信息比對中發揮關鍵作用。但目前來看,對于來源極其廣泛、涉及的主體復雜多樣的第三方信息,稅務部門雖有所掌握,但利用的數據卻微乎其微,是稅收大數據中亟待充分和深入挖掘的部分。因此,拓展第三方信息、深入挖掘其在稅收征管中的應用價值是當前稅務部門構建稅收征管信息平臺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