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農業發展、提升農業產出效率,紹興市政府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實施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啟動“三位一體”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試點;不斷完善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政策和機制,逐步建立健全財政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體系,財政支農補助領域已由傳統的農業產業化、農田水利、農村基礎設施等項目,不斷向農民增收、農業高效、農村宜居等新領域拓展,甚至延伸到村級經濟壯大、村級運轉保障等村級集體經濟領域,無論深度還是廣度都取得了新的突破。紹興市還通過進一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建成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28個、糧食生產功能區11.7萬畝,糧食生產實現11年連續增長。據統計,2014年全市公共財政預算用于農林水事務支出37.18億元,增長12.0%;財政資金用于“三農”156.41億元,增長18.7%;同時按照“廣覆蓋、多品種、高標準”要求,引導種養殖大戶、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積極參加政策性農業保險。這些措施旨在提升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發展現代農業。
為了提升工業勞動生產率,紹興市政府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全力穩定經濟運行。通過實施“四換三名”工程,加大“騰籠換鳥”“機器換人”“電商換市”“空間換地”力度,積極培育名企、名品、名家。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步伐,推進印染等“三高一低”產業轉型升級,淘汰1625家企業的落后產能,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6.2%。為促進工業化、信息化融合,加大經濟轉型力度,柯橋區、諸暨市成為省“兩化”深度融合示范區,上虞區、新昌縣成為省綠色安全制造信息化示范區。加快建筑產業現代化步伐,實現建筑業總產值6178億元、增長11.9%。同時,擴大有效投資,建立產業項目準入評估制度,制定項目市內流轉辦法,開展政府投資項目現場監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05億元、增長15.1%,其中工業投資1106億元、增長10.6%。高度重視招商引資,越商回歸實到資金192億元,實到外資6.7億美元。建設外貿綜合服務平臺,開展“百場展會拓市場”活動,實現外貿出口298億美元、增長6.6%。為了進一步保障工業的良好發展,紹興市加強政銀企聯動,切實防范經濟金融風險,出臺企業幫扶、兼并重組等系列政策,設立應急轉貸資金,依法打擊惡意逃廢債,有力有效處置銀行不良資產,平穩有序處置經營風險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