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路徑探析

核心提示: 文化產業的供給側改革有兩個層面,一是宏觀經濟層面將文化產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工具,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二是微觀經濟層面對文化產業內部進行調整,實現文化產業的健康高效發展。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三位一體改革,最終要落于優化服務,為市場主體和社會主體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激發市場活力,減少企業主體和社會主體的成本。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同時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共同構成“四個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文化自信,源于我國數千年來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積淀,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礎和源泉,是更基本、更深沉和更持久的力量。樹立文化自信是對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傳承與弘揚,是對時代進步與民族復興的推動與引領。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重要戰略調整期,樹立文化自信將會引導人們更加理性、更加清醒地認識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也將進一步堅定信心,凝聚力量,從而推動改革的不斷深化。

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與文化自信的樹立傳承是相輔相成的,文化產業的發展是樹立文化自信的物質基礎和重要路徑,而文化自信則引導著文化產業改革的方向。樹立文化自信要落到實處,需要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和不斷發展,而文化產業的繁榮將會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將文化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背景下,“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高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面臨更加廣闊且更加豐富的市場機會,文化產業迎來了戰略機遇期。

文化產業在“十二五”期間取得的成就

2015年我國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25829億元,相較2010年的11052億元翻了一番;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3.82%,比2010年增加1.07個百分點(見圖1)。

圖像 9

上一頁 1 23456下一頁
責任編輯:國家治理1
標簽: 產業發展   路徑   時期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