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國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

“網格化+”服務:北京的城市治理創新實踐

核心提示: 網格化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升級。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地理信息等技術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和生機活力,網格化也在這一過程中不間斷隨之發展和加快升級,不斷變得“高”“大”“全”“精”“細”“準”“快”“實”“新”。

北京網格化的發展

目前,北京網格化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2004年,北京市原東城區率先實行城市管理網格化,主要是落實市政管理責任,將市政道路、設施等公共區域劃分成若干個“萬米單元網格”,以維護市政設施物件的安全。隨之,東城網格化經驗迅速在全市推廣后被全國各地采用。這是北京網格化的第一個發展階段。

第二個發展階段:伴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籌辦工作的全面開展,網格化理念又被運用到社會治安領域,作為“平安奧運”的一個重要舉措加以實施。網格化從市政管理擴展到社會治安,從管“物”發展到管“人”管“物”。

第三個發展階段:黨的十七大和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后,全市社會建設工作全面展開,又把網格化引入社會服務管理之中。2010年,北京市召開社會服務管理創新推進大會,推出“社會服務管理創新行動方案”,提出在全市開展社會服務管理網格化試點;2012年,北京市召開網格化體系建設推進大會,出臺文件明確全面開展社會服務管理網格化體系建設,設定了三年基本實現全覆蓋的發展目標。

第四個發展階段:2015年8月,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北京市又出臺網格化“1+3”文件,明確提出“三步走”目標:2015年底,基本實現區、街道(鄉鎮)、社區(村)網格化體系全覆蓋;2016年底,基本實現城市管理網、社會治安網、社會服務管理網“三網融合”;2017年底,基本實現全市網格“一體化”科學運行,達到“全面覆蓋、三網融合、一體運行、管用有效”的目標。2016年6月,北京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明確提出,到2017年底建成覆蓋城鄉、功能齊全、三級聯動的網格化工作體系,實現城市管理服務一體化運行;充分利用物聯網技術,整合各部門圖像采集系統,到2018年完成重點監控區域信息采集全覆蓋;完善網格化調度指揮平臺建設,實現網格常態化、精細化、制度化管理。

網格化由市政設施管理、社會治安,擴展到了城市管理、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環境保護及其他可拓展領域,由簡單管“物”管“人”,發展到所有“人、地、事、物、組織”和“格、居(村)、街(鎮)、區、部門(市級)”等全員額、全系統、全方位、全時空、全過程的服務管理。與之相適應,“網格化+”應運而生。“網格化+”城市服務管理,就是“互聯網+”在城市管理、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環境保護及其可拓展領域的集成應用和創新發展,開啟現代城市服務管理的又一次革命性、即時性、動態性、閉合性和信息化、數據化、網絡化、在線化的改革創新,實現城市管理精細化、城市服務精準化、城市治理科學化、城市環境清新化、城市運行信息化、城市生活智能化、城市秩序規范化。

如同過去購物到商店,后來到購物中心,現在網購一樣;過去是科室辦公,后來是“一站式”服務,現在是網格化服務管理。如果說從科室辦公到“一站式”服務,是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的一次“革命”,那么從“一站式”服務到網格化服務管理,就是又一次新的“革命”。與網購一樣,網格化不僅僅是工作手段方式的變革,還將帶來理念思維、體制機制、方式方法等一系列深刻變革,特別是城市基層服務管理的全面深刻變革。正如有專家所言,如果說以往各級政府及其派出機構實行“一站式”服務大廳是政府城市管理、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和環境保護發展歷程中的第一次革命性的變革創新,那么“網格化+”城市服務管理則是政府城市管理、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和環境保護發展的第二次革命性的變革創新。

北京“網格化+”城市服務管理的實踐探索和改革創新,正在也必將為首都城市管理、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和環境保護帶來的巨大深遠且廣泛深刻的歷史性影響,并將為“互聯網+”在城市管理、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和環境保護改革創新實踐,開創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新境界、新發展、新模式。這也是把“互聯網+”創造性地應用于城市管理、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和環境保護及其他可拓展領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讓互聯網造福國家和人民”的實際行動和重大舉措。

網格化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升級。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地理信息等技術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和生機活力,網格化也在這一過程中不間斷隨之發展和加快升級,不斷變得“高”“大”“全”“精”“細”“準”“快”“實”“新”。系統逐步升級變“高”了,由最初的簡單信息呼叫、電子檔案,發展到立體化的信息網絡系統;范圍逐步拓展變“大”了,由簡單的管城市“物件”“事件”發展到管所有城市服務管理內容;功能逐步提升變“全”了,由最初的電腦信息登記、報表、傳輸、處理,發展到“互聯網+城市服務管理”集成應用綜合系統;手段逐步縝密變“精”了,由簡單的物件、事件及其相關信息處理,發展到精準的大數據分析、應用與服務管理;方法逐步科學變“細”了,由簡單的報情況、報信息,細化到從發現、報送、分類、處置、監督、反饋、評價的閉環式綜合處理系統;方式逐步精確變“準”了,由簡單的分類、劃片人工服務管理,發展到與各種客戶端進行點對點的精準服務和精細管理;效率逐步提高變“快”了,由過去的人工報送、人工處置、人工反饋,發展到現場人機發現、即時線上報送、及時分析處置、快速高效反饋;效果逐步增強變“實”了,由過去粗放式簡單應對和管控,發展到當今集約式分類分級分工的精細處置和精準服務;模式逐步集成變“新”了,由過去簡單粗放運行模式,發展到目前綜合系統、精確運行的大數據分析運轉新模式。

由此可見,網格化體系建設是一個宏大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亦非一日一時之功,僅數據采集一項就是一個龐大工程。沒有大數據支撐及其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高速分析運轉的信息化系統,那就不是現代先進的網格化。一些地方只有電子表格、數據、地圖,那頂多是電子檔案。依托基礎網格和互聯網絡,組“格”成“網”,線鏈接“網”,線下有“格”,線外有“云”,線上有“庫”,庫中有“數”,運行有“據”,且全面融為一體,這才是真正的網格化。

近年來,特別是2012年北京市網格化體系建設推進大會以來,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不懈努力,網格化工作持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體系建設完成全面覆蓋,“三網”融合取得突破進展,政策規范日益完善,綜合效能跨越式提升,基本達到城市服務管理體制更加完善、機制更加健全、方式更加科學、功能更加齊全、服務更加精準、管理更加精細、作用更加突出、成效更加顯著,為城市服務管理更加有序、社會發展更具活力、百姓生活更為便利,提供了有效保障。

截至目前,東城、西城、朝陽、海淀、房山、通州、大興、平谷、懷柔、密云、延慶11個區的城市管理、社會服務管理、社會治安管理“三網”信息系統在區級平臺已實現融合。2015年度,網格化信息系統處理事件 694.15萬件,辦結662.64萬件,辦結率95.46%,在改善城市環境、加強社會服務、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作用日益突出。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國家治理1
標簽: 網格   北京   實踐   城市   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