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治理要聞> 正文

對江西省11地市經濟社會公平度的測評及排名(7)

核心提示: 2009年至今,人民論壇測評中心以“中國縣域科學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大型課題調研為依托,先后構建“中國縣市治理能力評價體系”“中國地方治理能力評價體系”“中國縣市經濟社會公平度評價體系”,致力于對縣域、地方治理能力進行測評基礎上,圍繞縣域、地方經濟社會公平度等治理實效展開測評。

一是著力推進工業轉型升級。萍鄉市致力于發展新型工業,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化解產能過剩與延伸產業鏈相結合、與“上大壓小”淘汰落后產能相結合、與科技創新相結合、與對接央企相結合,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切實優化產業結構。二是著力推進新型城鎮化。致力于美麗城鎮建設,完善城鄉規劃體系,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政策,促進農業人口向城市有序轉移。三是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通過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統籌抓好農村綜合改革特別是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建立市、縣兩級土地流轉交易平臺,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培育一批新型職業農民和專業大戶,發展一批家庭農場、合作農場、農民合作社、合作聯社,壯大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集中建設一個市級現代農業精深加工產業園區,啟動創建一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加強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提高農業科技發展水平。加大新農村建設力度,推進富裕和諧秀美鄉村示范帶建設,把鎮村聯動作為示范帶建設的龍頭工程,以鎮帶村,以村促鎮,實現鎮村聯動發展。如在2014年,萍鄉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5899元和12750元,同比增長9%和11%。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依據測評結果的比較分析還顯示,萍鄉市的底線公平度在11個地市中處于中下水平(位列第7)。通過進一步分析底線公平度下的兩個二級指標,我們發現,萍鄉市的低保人數占總人數比重遠高于江西省其他10個地市。為此,對于萍鄉市,采取多種措施促進貧困人口脫貧是其今后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公平度的重點。

宜春:經濟社會公平度在11個地市中位列第2。比較分析結果顯示,這主要得益于其具有較高的底線公平度和分配公平度(在11個地市中分別位列第1和第2)。近年來,宜春市積極探索“以村為單位,采取綜合措施,實施精準扶貧”的扶貧開發模式,讓幫扶單位與貧困村“手拉手”向前走。首先,把扶貧資源重點向全市貧困村“聚焦”,安排市直機關事業單位和部分駐市省屬單位定點幫扶省定貧困村,形成全市一盤棋的大扶貧格局。其次,各幫扶單位切實做到了“扶真貧、真扶貧”。扶貧工作實施前,組織人員對各地貧困人口進行“拉網式”調查,針對致貧原因和干群意愿,結合本單位政策、資金、人才、技術和信息優勢,分年度制訂幫扶規劃,并按照“項目化、時間表、責任人”的要求推進。 在扶貧工作中,宜春力創四項機制,確保農民增收致富有長效。一是資金籌措機制。幫扶單位主動壓縮自身開支,擠出部分辦公經費支持扶貧項目建設,同時加強與交通、農業、水利、林業、教育、科技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幫助爭取項目扶持資金;二是精準幫扶機制。幫扶單位確定一批民生項目,集合各要素,變漫灌普惠式扶持為滴灌特惠式精準幫扶;三是行業幫扶機制。部分單位發揮行業資源優勢,開展各具特色的幫扶工作;四是訪貧問苦機制。幫扶單位引導和動員黨員干部與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據統計,近年來宜春市投入扶貧開發資金9500余萬元,落實扶持資金2.17億元,實施移民后期扶持項目2267個;87個貧困村村莊整治工作扎實推進,已規劃整治項目130余個。

值得注意的是,依據測評結果的比較分析還顯示,宜春市的機會公平度在11個地市中處于中等水平(位列第6)。通過進一步分析機會公平度下的兩個二級指標,我們發現,宜春市的中高等教育完成率相對偏低。為此,對于宜春市,繼續提高中高等教育完成率是其今后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公平度的重點。

表4    11地市底線公平度排行榜

上一頁 1... 56789...11下一頁
責任編輯:國家治理1
標簽: 江西省   地市   經濟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