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提出了“互聯網+”的概念,各界圍繞“互聯網+”涌現出眾多思考和探索。政府治理的現代化如何追隨“互聯網+”的浪潮,不斷實現創新和轉變,從而推動公共治理的變革?“互聯網+政務”的發展成為關鍵。
“互聯網+”本質是一種新的創新經濟模式
“互聯網+”的本質應該是“互聯網2.0”加“創新2.0”。現在,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這四種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傳統的互聯網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運算速度、網絡帶寬、存儲能力成為衡量現代信息技術的三大標志。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這四種新技術,都在這三個層面上得到很大提升,所以引發了互聯網本身的變革。
現在的“互聯網2.0”時代,給我們留下最深印象的莫過于七個“無所不在”,即無所不在的網絡、無所不在的計算、無所不在的軟件、無所不在的數據、無所不在的知識以及便捷的獲取方式、無所不在的創新(以創客為代表的個人設計、個人制造等)、無所不在的“互聯網+”。這些說明了互聯網幾乎可以和任何行業進行融合,這樣的“無所不在”引發了各種新的經濟業態和新的經濟增長模式。
農業時代的基礎資源是土地、森林和水等,工業時代是交通和電力,“互聯網2.0”時代變成云、網、端。“云”就是大數據、云計算,“網”就是“互聯網2.0”再加上各式應用終端,這已經變成信息社會時代最重要的基礎設施,新的技術融合借助互聯網創造出無窮無盡的創新。所以“互聯網+”幾乎可以融合任何行業。例如在中國,雖然產業互聯網相對落后,但是消費互聯網已經走到全世界最前端,究其原因,還在于中國網民網絡消費規模大,阿里巴巴取得成就的背后是三億多人的網購行為在支撐。因此,互聯網的本質應該是一種在新的條件下的新經濟模式。
“互聯網+政務”:政府治理的歷史性變革
互聯網可以融合金融、教育、醫療等方面,同樣互聯網也可以融合政務,“互聯網+政務”將會大力推動政府治理現代化。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礎首先需要政府治理現代化。因為政府治理處在國家治理第一線,如果它本身不能現代化,國家治理現代化將很難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曾做出非常重要的判斷,即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其內涵也同樣包括沒有信息化就沒有國家治理現代化,以及沒有信息化就沒有政府治理現代化。這個邏輯推導是完全可以成立的。
關于未來政府治理現代化和國家治理現代化體系的內涵,從政府的角度看,首先是法治體系、組織體系、制度體系、政策體系、價值體系這五大體系的現代化。從能力的角度看,政府的決策能力、執行能力、維護公共安全和應對各種危機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能力、行政能力等等都需要實現現代化。而目前這些體系和能力的現代化都離不開信息化。
李克強總理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目的就是通過銳意進取的施政風格,平民作風和實干精神,全面推進改革,打造現代化的政府,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
所以,現代化政府應該包括兩個結構,第一個結構是基于信息網絡技術支撐的政府體系。這個政府體系應該具有四個特征:整體政府、開放政府、協同政府、智慧政府。具備這四個特征的政府完全依靠信息網絡技術來支撐,“互聯網+”首先要打造這四個特征類型的政府,使其在網絡世界無縫對接、開放、透明。
第二個結構是借助于前述四個特征類型政府的構建而達成的現代政府目標。通過對網絡流程的再造,在網上進行跨部門協同,最后提供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務,進而實現現代化政府的目標,即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服務型政府。在“互聯網+政務”時代,后面這四個目標的達成必須要先完成前面基于信息網絡技術支撐的政府的構建,如果沒有整體政府、開放政府、協同政府、智慧政府,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服務型政府都實現不了。
整個信息化的歷程可以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這樣大的階段來連接描繪,而政務信息化也大體經歷這樣的歷程。應該說,“互聯網+政務”為政府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第一,從宏觀背景來看,互聯網應用的廣泛普及,為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提供了廣闊前景。第二,信息消費需求的強勁推動,為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提供了不竭動力。第三,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的強勢崛起,為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提供了巨大的空間。這是“互聯網+政務”的大背景,也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所以,從全球視野來看,中國的“互聯網+政務”不能離開整個信息社會的大背景。
從政府自身來看,政府是各類組織中最大的數據源和信息源,政府在治理過程中每時每刻都在源源不斷地產生信息。政府產生的這些權威數據,能不能被盤活、被社會使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自身的變革。當今世界對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應用的需求不可估量,政府對云計算、大數據、新技術也有很強的需求。對內來講,政府要使政策制定更加科學合理、貼近民心,需要借助大量的數據和信息支撐以不斷地改進政策制定過程和優化決策水平。從政府自身的管理運行來看,要做到高效、透明、便民,也需要自身能夠實現流程優化、簡便,以充分調動市場活力、釋放社會活力。通過信息化網絡技術還可以把政府內部的權力運行進一步關在制度籠子里面,包括正在構建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都是借助信息網絡技術來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