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成果首發 > 正文

互聯互通戰略與中國國家安全

——基于地緣政治視角的互聯互通

【摘要】互聯互通不僅僅是通過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東盟各國人民交流,還應該包括制度上的互聯互通。這一概念本身就隱含著深深的地緣政治色彩。東南亞國家地處南海周邊,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兩大洋,地緣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因此,東南亞在歷史上就是世界大國爭奪的戰略要地。當前,東盟國家正在建設RORO航運通道,印度也打算利用“湄公河—印度經濟走廊”從戰略上防范中國。對于我國而言,海上航道安全面臨戰略性挑戰。首先,海洋地緣環境復雜,我國海上通道安全出路受制于周邊國家;其次,美國主導下的海洋秩序繼續約束中國行動;再次,我國的海上通道安全面臨海上非傳統威脅。

【關鍵詞】地緣政治  互聯互通  東盟  國家安全  一帶一路

【中圖分類號】D81                    【文獻標識碼】A

互聯互通(Connectivity)這一詞匯,最早見于東盟國家制訂的一項戰略規劃。①有人認為,互聯互通的本意在于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東南亞經濟增長所必需的硬件,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交流。②顯然,這種解讀是不完整的,互聯互通還應該包括制度上的互聯互通,這一概念本身就隱含著深深的地緣政治色彩。在地理上相近的一些國家在制度上推進的互聯互通建設演變成緊密的區域機制之后,這個地區的地緣政治版圖將會怎樣?美國圖謀通過海上互聯互通,掌握南海自由航行的主導權,對中國意味著怎樣的地緣政治前景?本文試圖從地緣政治視角分析互聯互通及其對中國安全的影響。

互聯互通產生背景及東南亞區域的地緣政治特點

東南亞國家以及它們同域外國家的互聯互通硬件項目大致有六類,即能源輸送管道、因特網絡、鐵路公路、港口設施、電力輸送、跨海橋梁等。這些硬件項目都要通過陸路和海路載體來實現。東南亞國家地處南海周邊,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兩大洋,地緣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現有的陸地互聯互通項目基本上同公路網、鐵路線、油氣管相關,海上互聯互通項目大多同海上航運通道、港口建設相關,甚至還有跨海的項目,如湄公河—印度經濟走廊。對地區和中國地緣安全影響最大的是能源輸送管道、海上通道安全,尤其是美國、日本、印度等國紛紛介入東南亞,這是引發地緣政治和風險研究的緣由。

從地理布局上看,東南亞互聯互通項目的建設路徑同古代的“海上絲綢之路”通道有相互重疊的地方。古代經過東南亞的“海上絲綢之路”有兩大通道:一是從川南經云南騰沖、抵緬甸后進入印度洋沿岸的海上貿易路線,這段絲路也被稱為南方“絲綢之路”,以區別于傳統上由西安出發的西北“絲綢之路”;二是從中國東南沿海港口出發,分多路經過南海周邊航道,形成以東南亞地區為中樞的海上絲綢之路,然后連接馬六甲海峽以外的印度洋沿岸各國,直抵阿拉伯及非洲國家。

上一頁 1 23456下一頁
[責任編輯:樊保玲]
標簽: 國家安全   中國   戰略   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