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意味著真正承擔風險的只有發電和用電企業。”相關用電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由國家主管部門核定的輸配電價雖有進步,但因電網企業的成本高低無從考證,仍談不上完全透明。
為此,業界大部分人士都期待電改能更加深入。業內人士認為,真正要推動電力市場化改革,必須打破電網企業目前的壟斷格局,如打破電網投資建設過程中關聯企業間的利益輸送、促使電網企業公開其財務成本等。
行業深水區改革破冰
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深化中國電力體制改革綠皮書·綱要》(下稱《綠皮書》)曾提到,電改十年來,傳統的集中電力管理體制與智能化的分布式電力能源管理模式之間矛盾越來越突出;國家電網公司的集權管理模式與我國能源經濟發展的內在結構越來越難以協調;改革的歷史紅利也越來越明確,通過電力體制改革既要實現電力產業利益的公平分配,也可以提高我國符合新產業革命的能源競爭力。
目前來看,電力體制既是我國行業改革的深水區之一,也是中國推動新一輪城鎮化建設的前提,而且具備諸多率先啟動新一輪改革的有利條件,宜于抓住有利時機及時啟動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實現我國經濟結構的戰略性升級。
按照《綠皮書》,中國電改的總體發展目標是:十年之內,在能源領域特別是電力產業,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導模式取代電力壟斷經濟體系;以生態文明的管理方式取代高碳、高排放的粗放生產方式;實現從不平等的電力公社模式轉向柔性生態化的電力社會模式;實現自上世紀80年代我國農村體制改革以來的第二次生產力的大解放;為電力工業向生態文明的轉變提供助推動力。
具體過程則涉及“頂端設計、總體決策”、“政企分開、公權獨立”、“強化競爭、分拆巨頭”、 “產需互動、對稱放開”、“三維并舉、經略市場”、“做實基層、多網融合”等六個步驟,并包含放開大用戶直接購電、放開電網末端市場、銷售電價定價權下放地方等十項任務。記者 陳其玨 王文嫣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