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進展與問題
社會組織是社會治理的重要主體。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通過激發社會組織活力來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揮社會力量在管理社會事務中的作用,讓群眾依法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要求基本形成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和社會組織管理體制,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強調“激發社會組織活力”,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改革...
社會組織是社會治理的重要主體。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通過激發社會組織活力來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揮社會力量在管理社會事務中的作用,讓群眾依法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要求基本形成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和社會組織管理體制,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強調“激發社會組織活力”,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改革...
創新城鄉社區治理的意義 城鄉社區治理是指社區基層黨組織、基層政府、社會組織、社區居民等主體,依據法律、法規及社區公約、規范等要求,通過協商對社區公共事務進行有效管理,實現社區和諧發展的各種活動。城鄉社區是我國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治理核心在人,重點在城鄉社區,關鍵是體制機制的創新”。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
二元經濟結構的背景下,我國傳統城鎮化下城鄉融合發展過程中城市傾向性政策使得城鄉發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加大,同時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和管理政策導致社會福利以及教育資源的傾斜,進一步固化了城鄉之間的差距。為城市建設貢獻巨大力量的流動人口卻無法享受城鎮化的成果,真正公平公正意義下的城鄉融合發展基本無法實現。目前城鎮化下城鄉融合發展過程中,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是擺在...
十九大報告中明確要“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這說明隨著對社會治理認識的加深,中央層面上的社會治理體制、新目標與新格局已經基本定型,表明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將創造性地以政黨和政治機制來促進行政體系和社會力量的有效銜接,帶動并提升在執政黨引領下的整體...
十九大報告提出“城鄉融合發展”,這既符合當前中國基本國情,也適應兩個百年目標的戰略要求。從黨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又要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目標進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最大的短板在農村,最大的短...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并在隨后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更是指出這不僅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的基本特征,還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但是對于高質量發展是什么,其主要內涵是什么,其主要特征特別是新時代主要特征又是什么等等,國內外專家學者沒有太多深...
在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黨中央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這賦予海南改革開放新的歷史使命。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是海南實現新時代新使命的“壓艙石”。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并對海南提出了“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
近年來,奉賢區充分挖掘富含當地特色的“賢文化”人文內涵,立足家庭廣泛開展“好家訓好家風”培育活動,通過典型示范引領推動形成“敬賢、學賢、齊賢”的文明風尚,弘揚傳統美德、凝聚社會正能量,在實踐中探索出一條落細落小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 抓落地,將“賢文化”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厚土壤 相傳奉賢因言偃曾到此結壇講學,開啟民智,以“敬奉賢人...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泰州市海陵區牢固樹立“改革為先”理念,堅決破除“城河思維”,積極運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公式,系統化推進體制改革、機制改革、預警改革和條塊改革,加快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聚焦資源整合,加快體制改革 按照區域經濟發展應遵循“提高經濟密度、縮短時空距離、減少區域分割”三大法則的要求,泰州市海陵區提出“中部大城區、兩翼大園區、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