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山西省 11 地市治理能力的測評及排名
本次測評的山西省11地市,治理能力與人均GDP之間存在一定負向聯系;地市宏觀調控能力與人均GDP之間存在顯著的負向關系。進一步分析表明,11地市居民總消費水平與宏觀調控能力、基層自治能力之間存在顯著的負向關系;11地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宏觀調控能力之間存在顯著的正向關系。 核心指標:基本保障能力 宏觀調控能力 測評范圍:山西省11地市。 數據來源:《山西統計年鑒2012》...
本次測評的山西省11地市,治理能力與人均GDP之間存在一定負向聯系;地市宏觀調控能力與人均GDP之間存在顯著的負向關系。進一步分析表明,11地市居民總消費水平與宏觀調控能力、基層自治能力之間存在顯著的負向關系;11地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宏觀調控能力之間存在顯著的正向關系。 核心指標:基本保障能力 宏觀調控能力 測評范圍:山西省11地市。 數據來源:《山西統計年鑒2012》...
編者的話: 新制度經濟學派代表人物道格拉斯·諾思教授在其所著《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一書中曾指出,組織是制度變遷的代理實體,勾勒出了制度變遷的方向。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社區是一個城市的縮影,也是一座城市的基本單元。更為重要的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下,完善社區治理體系,提高社區自治水平,對于更好踐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以及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都有著決定性的...
近年來,在我國城市治理過程中,出現了許多似是而非的觀點。一些學者認為,城市治理應當堅持社區自治原則,由社區居民說了算;也有一些學者認為,應當普及“共同治理”的概念,由社區居民、政府機關人員共同治理城市公共事務等問題。應該說,這些觀點都缺乏具體指向,因而在現實中并不具有可操作性。 社區自治不等于共同治理 社區自治與共同治理不是同一層級的概念,而且它們只有...
社區治理模式的四大轉變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城市出現了大量的商品房小區,又被稱為新型社區。它們有別于傳統的單位制社區,由此推動了城市社區治理模式的轉變。這種轉變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特點。 社區治理主體由“單一”向“多元”轉變。在傳統社區,治理主體基本上是單一的居委會。雖然從法律上看,它是一個居民自治組織,但其主要工作基本上都是忙于政府下派的各種行...
編者的話: 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演進,社區,愈加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單元,它將傳統的宗族聚居區、村落打散,將來自不同地域、不同行業、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習慣等的人群組合到一起,構成一個新的集合,某種程度上是對過去“熟人社會”的一次重構。這種重構,一方面改變了人們日常生活交際圈子,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另一方面,由于生活習慣、工作性質,價值...
武漢市百步亭社區始終堅持以社區文明創建為抓手,社區建設卓有成效,先后榮獲全國文明社區、全國和諧社區、全國物業管理優秀住宅小區以及“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等100多項國家級獎項。2003年,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住建部、文化部聯合發文向全國推廣百步亭社區建設經驗。習近平、李克強、俞正聲、劉云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對百步亭社區文明創建給予高度評價,寄予殷切希望。...
近幾年,伴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地處城鄉結合部的村落陸續被拆遷,很多地區的農民回遷安置社區也相繼建成。崔各莊鄉京旺家園社區作為北京市城鄉一體化試點建設的農民回遷小區,可以說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政府主導推動的回遷安置型社區。在農民回遷安置的整個過程中,鄉黨委、政府從實際情況出發,積極探索和創新社區治理模式,在不斷實踐和改進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黨委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