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組織部長會議,著眼新形勢、新任務,對今年重點任務做了明確部署要求。我們要以迎接和服務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為主線,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強化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嚴密黨的組織體系、加快推進人才政策落實為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出精品、樹品牌,推動全縣組織工作高質量發展,不斷開創組織工作新局面。
持續強化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武裝,為黨員干部思想鑄魂
中央及省市組織部長會議均強調,要抓好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武裝。理論是先導,是新時代黨員干部干事創業力量之源。抓緊抓實理論武裝是新時代組織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務。一是在政治引領上持續用力。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理論武裝的中心內容,抓實黨委(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集中輪訓、理論研修、專題研討等環節,按照上級部署,深入開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教育培訓,分期分批對的黨員干部進行系統培訓。切實抓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培訓,做到集中培訓全覆蓋。做好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并形成長效機制,不斷教育引導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干部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二是在干部教育培訓上持續用力。聚焦干部能力提升,實施專業素質培訓計劃,堅持干什么訓什么,缺什么補什么,開展分類分級、務實管用的專題培訓。結合當前經濟社會轉型發展、長三角一體化、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通過舉辦“短小精專”培訓班,培養干部的專業能力、專業精神,增強各級干部適應新時代要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能力。三是在作風建設上持續用力。結合抓信訪、改作風、促擔當專項行動,引導黨員干部立足崗位、忠誠履職,爭做新時代的不懈奮斗者,在黨的建設、鄉村振興、項目建設、補齊民生事業短板、化解信訪隱患等重點任務中,走前頭、當先鋒。結合黨的二十大召開,組織開展黨內集中表彰、走訪慰問老干部老黨員和先進模范活動,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再鼓干勁、奮勇爭先,不斷凝聚向善、向上正能量。
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凝聚力,為黨的基層執政基礎強基
以黨的建設為統領,牢固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以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為重點,堅持力量下沉、管理下沉、服務下沉,推動基層黨建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一是建立“黨建+信訪”工作機制,創新基層治理新的黨建品牌建設,探索打造村級調解工作室。按照省委要求,將下訪接訪納入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重要內容,將化解信訪難題作為基層黨建工作實績評定的重要依據,將面對群眾的態度、解決問題的速度、服務企業的力度作為黨建考核評價的重要標準,促使黨建工作與信訪工作深度融合。二是建立“黨建+網格”治理機制,探索機關黨建+社區治理、機關黨建+企業發展,實行機關黨組織結對社區和非公黨組織,搭建結對橋梁,激活共建脈絡。健全社區網格化黨建,探索問題在網格內解決、矛盾在網格內化解的社會治理機制。三是建立“黨建+鄉村振興”創新機制,持續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戰略,推廣黨支部引領合作社做法,因地制宜做大做亮黨支部引領合作社,更好發揮黨建引領經濟發展和基層治理的作用。四是建立“黨建+新業態”探索機制,持續開展新業態黨建工作,加大快遞物流行業黨組織組建力度,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通過下派黨建工作指導員、支持群團建設等途徑,不斷擴大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著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為黨的事業發展聚力
聚焦激勵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聚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切實把干部培養好、選拔好、使用好。一是堅持高標準選人,堅持以事察人,知事識人,注重了解干部平時表現,對在群眾工作中忠誠盡職、肯干能干會干、滿意度高的干部及時表彰獎勵、提拔重用或晉升職級,突出在疫情防控、鄉村振興、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信訪維穩一線識別、培養、選拔干部,形成干部向一線涌流、在一線建功的鮮明導向,讓敢擔當有作為的干部有干勁、有奔頭。二是堅持嚴要求管人。建立領導干部作風建設負面清單,會同紀檢監察、巡察、審計、信訪等部門定期收集相關信息進行完善,選擇典型向社會公開,作為干部監督管理、選拔任用、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把監督延伸到“八小時內外”,不斷加強干部作風建設,對落實“十做到”敷衍塞責、觸碰“十嚴禁”底線紅線的行為,進行堅決處理、嚴肅問責,打造清明政治生態。三是堅持多平臺育人。深挖干部隊伍活力,盤活全縣干部資源,有計劃地集中開展重要部門關鍵崗位股級干部跨地區、跨部門交流,打通縣直單位股級干部交流“堵點”。積極爭取赴經濟建設主戰場招商學習的機會、到群眾工作壓力較大的單位鍛煉培養的機會,組織黨員干部深入開展“訪千企、解難題”行動,探索常態化機制。結合“雙百雙招”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專項行動,持續抓好選派優秀年輕干部赴滬蘇浙等長三角地區學習鍛煉工作,做好掛職期間管理及掛職結束后的成效轉化工作,促使發揮好掛職鍛煉效果。有針對性的選派優秀年輕干部、新提拔的干部到急難險重崗位實踐歷練。
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各類人才,為經濟社會轉型發展賦能
以服務經濟多元化發展為中心,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造優人才發展環境,做大人才工作格局。一是突出多渠道引才,不斷提升區域聚才實效。圍繞戰新產業布局,做好人才需求調查與對接,建立人才團隊落地報備和跟蹤服務制度,推動人才向產業龍頭、高新集群、創新平臺、重大項目集聚。積極對接淮海經濟區等人才戰略合作平臺,爭取承辦區域性或專業性的人才項目交流對接、學術會議、科技論壇。策劃“人才濉溪行”等專場活動。加強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以及各類研發中心、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建設,強化對人才引進方面的獎勵和考核。二是突出分領域培養,統籌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力度儲備產業發展急需的基礎人才和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持續深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鼓勵技能人才訂單式培養。組織我縣鋁基產業等企業學校招聘專場活動,建立人才工作長期合作關系,幫助企業招聘人才。持續推進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政策創新,加大教育、醫療衛生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引進力度,扶持設立一批縣級以上技能大師、名師(名醫)工作室。深入推進新型職業農民、農村實用人才、農技推廣人才隊伍建設,支持科技人員下沉基層開展科技服務,加大本土人才培育,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三是突出要素保障,切實激發用人主體活力。開展人才政策優化整合,跟蹤扶持戰略性成長型人才企業。對全縣重點產業項目、重點招商方向以及縣域特色產業,支持“一事一議”“一業一策”制定涉才專項。支持各類人才中介機構、協會在濉舉辦小規模、專業化的人才靶向對接。持續抓好黨委(黨組)聯系服務專家工作,圍繞人才鏈構建服務鏈,在個稅獎補、戶籍簽證、住房就醫、子女教育等方面,全力為高層次人才提供服務保障。創新人才服務方式,指導探索建立“一站式”服務窗口,加快構建全縣上下貫通的人才服務體系,增加人才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更是“十四五”建設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的組織工作是使命所系、職責所在。我們要苦干實干、勇毅前行、接續奮斗,推動組織工作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發展,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作者: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黨校校長 葛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