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我們,你們趕來衛生院,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進行工傷鑒定,知道我可能趕不上康復評估,還專程為我開辟了綠色通道,這樣我就不用再去常州辦理了,省錢省事省心省時,實在太感謝你們了。”王強感激道。
王強是溧陽市力士汽車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職工,在工作期間,因發生工傷事故導致左股骨干骨折,手術后急需康復治療,但由于單位申請工傷認定較遲,規定時間內康復評估趕不上。得知情況后,市人社局專門開辟“綠色通道”,當天就受理、調查、審復核并出具了工傷認定書,讓王強只花了1天時間,就在“家門口”完成了康復價值評估。
王強口中的“家門口”進行工傷鑒定,是溧陽市人社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生動實踐。該服務是由溧陽市人社局牽頭,組織醫療鑒定專家,赴群眾“家門口”為需要工傷康復的職工進行集中康復價值評估的一項活動。這一服務改變了以往職工申請工傷康復須自行前往常州指定地點進行價值評估的麻煩局面。
本次共有14名有康復需要的工傷職工參加評估,經診斷,篩選出12名有康復價值的對象,該市人社局工傷保險科工作人員立即為其辦理了康復所需手續,實現工傷職工康復項目的無縫對接。
“家門口”辦工傷,是溧陽市人社局創新服務模式、打造人社服務新生態的一個縮影。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該局以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出發點和歸宿,從行政效能、工作作風、履職能力、服務措施等多方面著手,大刀闊斧進行改革,開啟群眾辦事“只去一個窗”“最多跑一次”的“1”時代,群眾滿意度達100%,真正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成為民辦實事的實際行動。(溧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薛凱予 羅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