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調查研究 > 建言獻策 > 正文

打破區域發展“痛點”,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思享家】打破區域發展“痛點”,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

7月2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發布,為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勾勒藍圖。《意見》包括8個部分共25條內容,其中第三部分特別強調要“堅持協調發展,增強城鄉區域發展協同性”。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實施以來,中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但中部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對此,光明網記者采訪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為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中部地區發展“痛點”:不平衡問題緩解,不充分現象需要重視

在判斷一個地區發展是否不平衡時,我們首先需要理清楚如何理解不平衡。現在在全世界范圍之內出現的現代經濟發展模式,在空間的體現上就是省會及核心大城市是經濟發展的引擎,在科技研發、金融、貿易等現代服務業上起著越來越重要的引領作用,尤其是消費性服務業更是具備數量多、質量高、多樣性強等鮮明特征。由此,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經濟發展機遇和人口向著省會及核心大城市集聚的情況。我國中部地區當下的發展路徑亦是如此,河南、湖北、安徽等地同樣表現出了人口流向更發達地區的情況。很多人將這種現象理解為不平衡發展。事實上,這是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的,也契合當下多地政府所推動的“強省會戰略”。更進一步來說,所謂不平衡應該更多地去看城市和城市之間人均GDP的差距,而安徽、湖北、河南等地近年來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了城市和城市之間人均GDP差距的縮小,從這個意義上講,對于經濟發展機遇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周邊地區集聚的現象,無需過于擔心。

從不充分發展的角度來講,中部地區有兩個關鍵“痛點”,一是在觀念方面,當前普遍把區域的充分發展理解為資源的均勻分布,這就導致一些明顯地理位置偏遠且遠離港口、交通設施較差、人口持續流出的地方往往無視自身“先天”條件,都將發展的目光聚集在制造業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工業園空置、投資低效率等現象。二是在各種生產要素合理流動、高效集聚,特別是城市群內部一體化發展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加強。

對此,各地特別是人口流出較為明顯的地區,應該更加注重如何在體制機制上順應新的發展趨勢,找到新的發展動力和自己的比較優勢,推動符合當地比較優勢的產業發展,最終實現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事實上,部分中部地區已經出現了一些比較好的趨勢,如鄭州、武漢、長沙、合肥甚至一些非省會城市如蕪湖等地,就充分發揮區位和基礎設施建設優勢,在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等方面表現得可圈可點;再如山西等地在旅游業方面發展非常迅猛,由旅游業所延伸出來的一些第三產業如文創業等發展勢頭也良好。由此來看,中部地區只要能夠找到不同城市的比較優勢來強化自己的強項,就必然能夠找到一條適合自身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王克]
標簽: 區域發展   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