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在“三期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外部環境變化的多重因素影響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重大挑戰。這一特殊時期的重要講話,提振了企業發展的信心,為各級領導干部促進企業發展、保護市場主體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突出轉型升級,落實落細紓困惠企政策。疫情之下,傳統零售業、餐飲業遭受嚴重打擊,但一些如網絡購物、在線學習、生鮮配送等的新模式新業態卻迎來了高速增長。因此,黨員領導干部要深刻領會“在危機中育新機,在變局中開新局”的重要內涵,把握住“轉型升級”這個關鍵,在落實減稅降費、減租降息的基礎上,更要有針對性的使用惠企政策,發揮出政策的最大效用。要引領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把握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契機,重點扶持新業態、新模式企業,依托5G、大數據、“互聯網+”等平臺,鼓勵企業打造數字工廠,開通線上銷售渠道,強化產業上下游協同,實現行業抱團發展。要進一步打通政策落實的痛點、難點、堵點,做實做細金融服務,努力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不斷提高融資對接效率,確保金融政策直達企業。
構建親清關系,持續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完善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政策體系,大力優化發展環境,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廣大黨員領導干部須深刻理解“親”與“清”之間的內在邏輯,處理好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之間關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要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優化服務為抓手,建設“空氣政府”,一體推進審批服務“一窗通辦”“一網通辦”“一次辦成”“馬上辦好”改革,健全完善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為促進就業創業降門檻、為各類市場主體減負擔。要聚焦企業關切,強化人才、資金、土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堅決破除各種不合理門檻的限制,實現由政府端菜向企業點菜的轉變。
聚焦穩崗就業,引導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保居民就業是做好“六保”“六穩”工作的首要任務。穩就業事關經濟社會的平穩發展。目前我國已有企業3858萬戶,企業已成為提供就業崗位的重要部分。因此,黨員領導干部在確保企業穩定發展前提下,要進一步引導企業承擔起保就業、保民生的社會責任。要動員國有企業發揮帶動作用,深挖企業潛力增加崗位,合理引導地方龍頭企業、規上企業新增一批就業崗位,擴大招聘規模與范圍,承擔起社會責任。同時,對于積極吸納就業、擴大招聘規模的企業,要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適當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以及按規定享受免、減、緩社會保險費,肯定企業作出的犧牲與貢獻。
強化輿論宣傳,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民營經濟對于國民經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發展好民營經濟對保障市場主體穩定運行具有關鍵性作用。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正確認識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持續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關心關愛。要堅決駁斥網絡上的錯誤論調,宣講好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讓民營企業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作者:丁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