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在成都東部新區授牌暨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上強調,要加快推動成都東部新區建設開好局、起好步,促進成渝相向發展,打造四川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東部新區要以國家重要的產業創新區、內陸開放的持續引領區、體制機制創新試驗區、國際化活力區等“四區”建設理念為引領,奮力打造牽引成渝相向發展的動力源。
要把創新驅動作為推動轉型發展的“一號工程”,前瞻性的把握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注重關鍵核心技術精準對接與突破攻關,從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構筑完善創新體系、促進開放創新和軍民融合發展、完善產業鏈條等方面入手,建設高水平產業創新中心。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大力促進新技術、新組織形式、新產業集群形成和發展,加快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節能環保與新能源、高端裝備等新支柱產業,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要以探索建設我國新型對外合作模式新區為戰略目標,加快培育形成高水平人才、高質量資本、最前沿技術協同集聚的高端平臺,努力提升新區服務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新一輪高水平開放的功能成效,著力推動實現“五個轉變”:在吸引高端要素方面,由大規模吸引資本為主向吸引高質量資本和高端人才為主轉變;在打造營商環境方面,由傳統的稅收優惠補貼向擴大市場準入、知識產權保護和體制機制創新轉變;在發展對外貿易方面,由傳統貿易方式為主向傳統模式和跨境電子商務、數字貿易等新興方式并重轉變;在推進產業合作模式方面,由承接生產加工基地向協同構建新型生產網絡轉變;在創新合作平臺方面,由傳統的新城新區向研發、品牌、金融、物流等綜合性新區和“互聯網+”虛擬新型合作平臺轉變。
要以建設高質量發展示范的成渝樣板為目標,著力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著力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推進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著力推進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的現代化新區建設,探索建設先進的體制機制。
要堅持提升國際化水平,按照多元化人口結構、高品質宜居環境、高標準設施品質要求,促進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公共服務有機融合,培育形成水城融、藍綠匯、天人合的時空背景,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新城區。大力推動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打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產業、人、城市協調發展活力區。
謀劃成都東部新區規劃建設,必須堅持世界視野、國際標準、成都特色、高點定位,大膽創新、先行先試,以“四區”建設理念為引領,奮力打造牽引成渝相向發展的動力源,走出一條超大城市以“空間協同破解‘大城市病’”的現代城市治理新路子。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盤興物流園管委會 劉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