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城市化下半場的棋局中,成都城市空間變革是其中一顆重要的棋子。成都東部新區授牌暨項目集中開工時指出,要把成都東部新區建設作為一項戰略性任務和標志性工程。全力打造踐行新發展理念公園城市的先行區,打造產城融合的未來新城,形成引領全省、輻射西部的高質量發展動力源和高能級發展新平臺,為四川省高水平推進新區建設探索新路、作出示范。唯有立足“五個新定位”聚勢賦能,才能在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做強成都極核,更好地參與全球產業分工,獲取更多來自世界的機會,亦為世界分享來自中國的機會。
高標準的“規劃建設”。成都東部新區提出重點發展航空經濟、現代物流、國際消費、智能制造、總部經濟五大主導產業,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新經濟產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體的開放型現代化產業體系,將有力推動其高標準規劃建設,促使其盡快成為“國家向西向南開放新門戶”。
有辨識度的“開放文化”。從“向西向南開放”這一定位出發,成都的新定位概括為十六個字:西南重鎮,鎮住西南;面向西南,拓展西南。前兩句講的是做好自己,后兩句講的是向外拓展。辨識度和品牌文化,雖然沒有特地突出對外拓展和開放,但是既是芙蓉花兒香,當然香飄傳萬里。因而,成都東部新區在高標準建設國家向西向南開放新門戶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打造極具辨識度的開放的文化。
創新的“體制機制”。成都東部新區要成為“國家向西向南開放新門戶”和“中國內陸開放示范區”,就要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搭建外向型的產業平臺,建設外向型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構建面向全球市場的科技創新和產品創新體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下的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并進一步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服務環境。
強化的“產業優勢”。從交通運輸服務基礎來看,成都東部新區未來將依托天府國際機場,建設成為引領航空樞紐經濟的強大引擎;簡州新城將建設以成都東部新區鐵路樞紐站為核心的創新服務平臺。從產業基礎來看,金簡仁產業帶涵蓋簡陽城區、淮州新城、德陽凱州新城、眉山東部新城,合力打造成都東部新區核心產業聯動帶,加速形成產業集聚,大大增強成都作為向西向南開放門戶的產業承載能力。
成長中的“通道建設”。從地緣位置來看,“成都東部新區”位于成都龍泉山以東,毗鄰中國第二大國際機場“天府國際機場”,距離成都主城區48公里,距重慶市區約220公里、距離西安、貴陽高鐵5小時經濟圈,從“天府國際機場”出發,可通往北美、歐洲、澳洲和世界各大經濟區。從世界城市演進方向和城市形態看,一個重要規律是——最終形成地理位置相鄰、某種程度上分離,又在某種“功能鏈”上連成一片連續的城市區域,即“大都市帶”或我們通常說的“城市群”。
開放戰略中,成都東部新區必然擔當“國家向西向南開放新門戶”使命,可依托天府國際機場,協同成都國際鐵路港,打造“空中絲綢之路+西部陸海新通道”雙走廊的核心支撐,深度拓展成都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全面開放新格局,打造成都未來參與全球競爭的戰略支點。(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熊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