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改革開放40年 > 正文

陶文昭:實事求是是改革方法論的精髓 (3)

■辯證法與實事求是:中國改革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不拘泥于具體的方法,從實際出發使用方法,以實踐后果檢驗方法

中國改革充滿了辯證法。我們要從紛繁復雜的事物表象中把準改革脈搏,把握改革的內在規律,特別是要把握改革的重大關系,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系、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等。一方面,辯證地結合。漸進與激進、全面與重點、頂層設計與基層首創,看起來似乎是相互矛盾的、甚至是相互對立的,如果用形而上學的思維,就只能是非此即彼。我們運用辯證法,將它們有機結合起來,靈活運用,取長補短。我們在改革中辯證地把握好新與舊、破與立、廢與建、動與靜、快與慢的均衡和力度,處理好戰略和戰術、政策和策略、節奏和分寸、手段和技巧等關系。我們綜合地靈活地運用各種方法,才形成此起彼伏、綿延不斷、高潮迭起、波瀾壯闊的改革畫卷。另一個方面,辯證地分析。對具體的改革方法,要看到其兩面性。既要看到某一方法的有效性,也要看到其局限性。從辯證法看來,世界上沒有什么十全十美的方法,更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改革的方法也是這樣。我們改革的具體方法,是不斷選擇和不斷調整的。中國改革從來就沒有一成不變的套路,有利于發展生產力、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提高綜合國力的方法,我們都可以試、都可以干。毋寧說,中國改革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不拘泥于具體的方法,從實際出發使用方法,以實踐后果檢驗方法。

中國改革最根本的是從實事求是出發。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黨人世界觀、方法論的基石。鄧小平在總結改革經驗時指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要提倡這個,不要提倡本本。我們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一再強調:“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改革最根本的是立足于我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堅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個重大戰略判斷,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改革辯證法的運用,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什么時候和什么地方強調漸進或激進、全面或重點、頂層設計或基層首創,對這些強調到什么樣的程度,都要從實際出發。比如,速度是快一點,還是慢一點,最重要的是符合實際。能快則快,當慢則慢。不從實際出發,抽象地談論快慢,抽象地褒貶漸進或激進,都是有問題的。又如,處理全面和重點關系,必須在把情況搞清楚的基礎上,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有的時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時候又要以小帶大、小中見大。離開了實事求是,各種方法的選擇就有主觀性、隨意性,這樣的所謂辯證法就是不科學的甚至是詭辯的。只有立足于實事求是,才能拿捏好“度”,將科學與藝術統一起來。因此,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是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基本出發點。實事求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髓,也是改革方法論的精髓。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從唯物辯證法出發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長期執政,才有我們漸進而堅韌的、長期而接力的改革,很難想象多黨輪流執政、訴諸短期行為、前后相互拆臺的國家能進行這樣的改革。有了中國共產黨堅強的領導和崇高的威望,才有我們在關鍵時候能斷然推進,而不是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有了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從根本上保證我們改革全面推進,并且也能一段時期集中力量進行一個方面的攻關,而不是互相牽制、顧此失彼。有了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集中制制度,改革才既能集中集體智慧進行頂層設計,又能發動全社會力量進行具體探索,而不是一統就死,一放就亂,等等。當然,中國共產黨也是在改革進程不斷經受鍛煉和考驗而愈加成熟的,在運用改革的方法上也是不斷完善而達到駕輕就熟的境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要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以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改革開放,充分認識新形勢下改革開放的時代性、體系性、全局性問題,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主任)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焦楊]
標簽: 方法論   精髓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