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朝峰 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黨的十九大明確宣示了我們黨要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擔負什么樣的歷史使命、實現什么樣的奮斗目標等重大問題,處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品質,形成了內在邏輯嚴密的科學理論。
黨的十九大客觀總結了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取得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這是形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判斷的實踐基礎。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的外部環境,面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等一系列深刻變化,中共中央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分別就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制定“十三五”規劃、全面從嚴治黨等重大問題作出決定和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勝利完成了“十二五”規劃,順利實施“十三五”規劃,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五年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
黨的十九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方位的精準科學判斷,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總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進程而得出的歷史性判斷,是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義和現代化建設巨大成就在邏輯上的理論升華,是確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要矛盾和基本路線的根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黨的十九大全面概括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據此,黨的十九大得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結論。這既是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成就的邏輯和實踐判斷,又是我們黨謀劃未來發展的基本依據,即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同時,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