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新思想 > 五位一體 > 社會篇 > 正文

劉延東:深化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 奮力開創健康中國建設新局面(3)

三、聚焦重點任務和關鍵環節,開創健康中國建設新局面

《規劃綱要》提出建設健康中國“三步走”的目標,即到2020年,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主要健康指標居于中高收入國家前列;到2030年,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健康國家。這些目標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高度契合。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健康中國建設的一系列部署,緊扣《規劃綱要》提出的戰略目標和戰略構想,突出目標和問題雙導向,注重前瞻性、綜合性和創新性,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奮力推動衛生與健康事業全面發展。

第一,加強預防保健,構建全程健康促進體系。

人從出生到生命的終點,健康影響因素眾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健康公式顯示,100%健康等于60%生活方式、17%環境、15%遺傳和8%衛生服務。建設健康中國,既要靠醫療衛生服務的“小處方”,更要靠社會整體聯動的“大處方”,要針對全人群、圍繞全生命周期,加大干預力度,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融入百姓生活。

一要加強預防為主。建設健康中國,要“防”字當頭,關口前移。中醫基本理念是“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西醫強調“一盎司的預防勝過一磅的治療”?,F在,很多群眾缺乏保護健康所需要的基本醫療衛生知識,不少人有吸煙酗酒、久坐不動、長期缺乏鍛煉等不良生活習慣,成為誘發疾病甚至猝死的主要危險因素。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報告顯示,中國每年有100多萬人因吸煙導致相關疾病而死亡,經濟損失超過3500億元。要大力普及健康知識與技能,將維護健康的“金鑰匙”交到群眾手中,讓群眾成為自己健康的主人。要實施國民營養計劃,積極開展減油、減鹽、減糖,健康體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三減三健”行動,大力推進公共場所控煙,大力開展健康教育,用民眾聽得到、聽得懂、聽得進的途徑和方法普及健康知識與技能,把健康故事講好講精彩,讓健康知識潛移默化地植入人心,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健康新生態。

二要加強重大疾病防治。這是解決當前國民健康問題的關鍵一環。我國面臨著重大傳染病和各種慢性疾病的雙重威脅。2016年,全國報告的傳染病種類有45種,病例數超過690萬。慢性病防控形勢非常嚴峻,心血管病、腫瘤、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負擔已占總疾病負擔的70%以上,成為影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要制定實施重大疾病防控規劃,強化監測預警,強化疫苗接種,強化聯防聯控,力爭用5—15年時間,堅決消除血吸蟲病、瘧疾、麻風病等傳染病以及克山病、大骨節病等重點地方病,堅決遏制艾滋病、結核病、包蟲病等重點傳染病的流行,堅決管控好高血壓、糖尿病、重癥精神障礙等重大疾病,努力讓廣大群眾遠離疾病,健康幸福地生活。

三要加強重點人群衛生與健康工作。讓人人享有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最終目標。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明確提出要“確保各年齡的人群享有健康生活、促進健康福祉”。要圍繞重點人群的健康需求,采取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要強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加強老年常見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導和綜合干預。重視維護好殘疾人的健康,完善康復服務體系,加大低收入殘疾人醫療和康復的救助力度,努力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要切實解決好“3個1億人”健康問題,加強政策銜接和制度協調,拆除藩籬、彌合鴻溝,實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全覆蓋。實施健康扶貧工程,精準到戶、到人、到病,多做雪中送炭工作,決不能讓群眾因為健康問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掉隊。這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

四要加強愛國衛生運動。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與健康的基礎。當前,我國農村不少地方的垃圾和污水沒有得到處理,一些城市城鄉結合部臟、亂、差現象比較突出,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健康。愛國衛生運動是黨和政府把群眾路線運用于維護人民健康的偉大創舉。今年是愛國衛生運動65周年,要抓住契機,創新性地用好這把“利器”,啟動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加強農村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深入開展“廁所革命”,實施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下決心把農村建設成為人居環境干凈整潔、適合居民生活養老的美麗家園。要積極推進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建設,將健康理念引入社區、單位和家庭,培育發展千千萬萬個“健康細胞”,筑牢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的“防疫大堤”。

五要加強全民健身行動。體育不僅僅是一種身體運動,還是一種生活方式,是培養健康體魄、塑造健全人格、促進全面發展、提升生活品質的有效途徑。鄧小平同志指出:“體育運動搞得好不好,影響太大了,是一個國家經濟、文明的表現。”要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和方法,健全全民體育健身服務體系,發展群眾健身休閑項目,建設健康步道、健康廣場、健康主題公園等,推進全民健身生活化,讓體育健身成為群眾生活的重要內容,成為提升人民健康素質的重要依托。要實施青少年體育促進計劃,開展校園足球等有益身心的活動,確保學生學校內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推動實施老年人、職業群體及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體育健康干預計劃。推進公共體育設施開放,鼓勵社區、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體育設施向公眾開放,讓健康中國“動”起來。

上一頁 1 2345下一頁
[責任編輯:趙光菊]
標簽: 健康   小康社會   醫療衛生   醫保   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