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綠色發展、生態治理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布局的戰略高度,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維度,強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引領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生態文明理念日趨深入人心,環境保護合力逐步集聚形成,綠色發展底色日益靚麗斑斕,“美麗中國”逐漸成為現實。近年來,我國各地深入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面落實生態治理主體責任,以生態治理成果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城鄉發展一體化加速推進提供堅實基礎。
人民論壇理論研究中心圍繞此前調查中公眾針對進一步推進生態治理工作應采取的舉措所提出的建議——“多元主體協同共治、健全完善考核機制體系、構建生態文明評價體系、加大聯防聯治力度、擴大公眾環保參與”五大方面,重點搜集了我國東部十一省市各地創新生態治理、加強生態文明探索實踐的典型案例,對如何加強生態治理的成功做法和先進經驗進行概括總結,以期為其他地方生態治理的實踐探索提供參考借鑒。
生態治理的地方實踐
江蘇昆山:用制度化方式將生態治理責任落實到每一個部門
基本情況
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2017年上半年,江蘇省昆山市堅持綠色發展、環保優先、生態安全、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方針,發布《昆山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以下簡稱《責任規定》),建立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體系。同時,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追究力度,實行嚴格的終身追責制和一票否決制。
主要做法
一是市委市政府以身作則。《責任規定》在“黨委、政府職責”章節中,詳細闡明了市委、市政府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具體責任。《責任規定》中強調,黨委和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及環境質量負總責;環境保護部門對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黨委和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法院和檢察院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履行生態環境保護相關職責。
二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堅持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責任規定》強調,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法院、檢察院的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分管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班子成員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其他相關負責人必須對分管工作范圍內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負直接責任。
三是《責任規定》進一步厘清職能部門責任。明確組織部、宣傳部、政法委等7個黨委工作機構,發改委、經信委、教育局等34個政府職能部門,以及法院和檢察院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職責。通過職能部門的責任細化,《責任規定》建立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體系,推動各部門共同參與,嚴格落實各自責任,形成環境保護合力,有力推動形成多元共治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四是《責任規定》還明確通過督促檢查等方式進行獎勵與問責。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績突出的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分管領導干部,給予褒獎;紀委、監察局監督檢查環境保護相關政策、法律法規執行情況,對環境問題開展責任追究,并監督檢查責任追究的落實情況。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法院、檢察院未能正確履行本規定所列職責和責任的,將按《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江蘇省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進行責任追究。
山東淄博:強化黨政干部問責、加大刑責治污力度
基本情況
山東省淄博市歷史悠久,是春秋戰國時齊國故都,淄博市也是全國環保衛士孟祥民工作過的地方。作為傳統重工業城市,淄博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單一,全市年耗煤量約為4500萬噸,占山東全省的九分之一左右。特殊的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使淄博背負著沉重的環保壓力。為突破環境難題,典型老工業城市淄博“下狠心、出狠招、使狠勁”,通過強化黨政干部問責、加大刑責治污力度、倒逼企業技改等措施,打好藍天碧水保衛戰。
主要做法
一是構建齊抓共管的環保工作大格局。為全面落實生態環保“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淄博市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擔任組長的生態淄博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市委書記堅持每月召開一次生態淄博建設調度會,市長每月召開一次綠動力提升工程調度會,通報區縣排名和存在問題,排名第一的區縣委書記作典型發言,排名末位的表態發言,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倒逼整體工作推進。建立黨政領導干部帶班夜查制度,市級領導干部每周帶隊夜查一次,市環保局及區縣領導干部每天帶隊夜查。
二是部門聯動執法,推動刑責治污。有力打擊環境領域違法犯罪,淄博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刑責治污,以打開路,重拳出擊。同時,創新開展跨區域交叉執法和獨立調查執法活動。淄博市實行環保、公安聯動執法機制,讓環保執法長出了“利齒”。2016年,全市辦理環境資源類犯罪案件10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73人,逮捕83人。對1043起環境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建立實行“雙罰制”,在對環保違法企業進行處罰的同時,等額扣減相關區縣財政資金,統籌用于生態建設,2016年罰款金額1.79億元。出臺《關于加強生態淄博建設督查問責的意見》《關于建立重點環保問題提級調查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實行一案雙查、一崗雙責,推動由僅注重“督企”向“督政”“督企”并重轉變。
三是完善體制機制努力實現新突破。2017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推進落實年,淄博市將以重點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工程項目為抓手,以嚴格執法和嚴肅問責為保障,進一步完善生態淄博建設的體制機制,努力實現生態淄博建設新突破。為加快規章制度建設,淄博市將按照《環境保護法》要求,配套完善相關地方性法律法規,完成全市生態紅線功能區域保護條例的立法工作,啟動全市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條例、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水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等立法工作。
福建廈門:全面強化生態文明建設評價考核體系
基本情況
福建省廈門市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科教人才資源豐富,區位交通條件優越,人民生活水平較高,但是也面臨著腹地有限、土地資源匱缺、水污染等問題。為了更好發揮廈門市經濟特區的“排頭兵”作用,支撐廈門率先建設具有世界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生態文明城市,廈門市堅持先行先試和創新探索,積極探索構建系統科學的生態文明評價體系,全面強化生態文明建設評價考核體系。
主要做法
一是制定實施《廈門市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形成科學合理的生態文明建設評價考核指標體系,實行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推行生態文明建設一票否決和考核檢查制度,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獎懲機制,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
二是完善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制度。根據不同區域主體功能定位,實行差異化政績和績效評價考核,提高生態文明建設評價考核權重,達到25%。
三是強化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實情況的考核評價。建立領導干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完善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考核及問責制度,實施各區和相關部門黨政領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