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祺、張振)湖北恩施州是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重點區域。恩施州消防支隊積極響應中央號召,立足轄區農村消防基礎薄弱,小火亡人火災多發的實際,提請州政府將消防工作嵌入精準扶貧,拓展扶貧工作內涵,保護和鞏固扶貧工作成果。日前,州政府府出臺了《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將消防工作納入精準扶貧內容,州扶貧辦下發了《消防安全扶貧工作實施方案》,切實構建農村消防工作新格局,有效避免因災致貧、因災返貧。
一、政府搭臺,建立面點同步的支撐體系。一是上下聯動。州、縣(市)、鄉(鎮)三級政府將消防工作作為鞏固扶貧成果的一項重點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實行規劃擬定、工作部署、建設實施、檢查督辦、成果驗收、后續跟蹤“六同步”,強化統籌推進。各級政府主管扶貧工作領導為消防安全扶貧的第一責任人。各級財政增列消防安全扶貧專項經費,將農村志愿消防隊運行經費和公共消防設施維護、保養經費納入財政保障范疇。二是左右互動。消防部門與扶貧辦聯合開展消防安全扶貧的指導、督辦、檢查和驗收;駐點扶貧單位加強與扶貧、消防部門的溝通,按照“六同步”要求,將扶貧對象消防安全制度建設、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志愿消防隊建設和電氣線路改造納入駐點幫扶范疇,并及時協調落實。三是督查推動。政務督查部門將消防安全扶貧工作進展情況納入每季度督查范疇;綜治部門將消防安全扶貧工作成果納入綜治考核,與各級政府、各單位的工作績效掛鉤,有力地推動工作落實落地。
二、精準嵌入,實施深度融合的項目體系。一是嵌入易地搬遷扶貧。在實施“易地搬遷”工作中,扶貧辦、消防部門提前介入,充分考慮消防布局、消防水源、消防車通道等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按規范標準同步建設,避免形成先天性火災隱患。二是嵌入特殊家庭扶貧。采取幫助檢查火災隱患、幫助整改火災隱患、幫助更換隱患設備等措施,重點提高鰥寡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等特殊家庭消防安全水平。通過農戶個人申請,采取農戶籌資與政府從扶貧專項資金中列支補助相結合的方法,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購買財產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減輕因意外事故帶來的人身和財產損失。三是嵌入安全教育扶貧。各級政府、村民委員會、駐村扶貧工作隊按照消防知識“進村入戶”的要求,開展“四個一”活動,即在每個村組噴刷一條消防宣傳標語,到每戶村民家中開展一次入戶宣傳,在集中公開場所張貼一份防火公約,利用“村村響”廣播系統每日播放消防安全知識,擴大覆蓋面,增強有效性。
三、著眼長效,打造硬軟結合的防控體系。一是改善基礎條件。采取電氣線路改造、節能爐具推廣、堂前屋后清理、建筑防火處理等措施,提升住宅耐火等級;縣級財政出資,為每個行政村配備一批干粉滅火器、滅火毯等器材,在每個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域、村民聚居區域和木質房屋連片區域至少建設一個蓄水量不少于30m3的消防水池,有天然水源的村,分段建設取水平臺,滿足消防用水需求,改善消防安全環境。二是加強隊伍建設。每個行政村依托村委會建設一支由黨員、民兵、復轉軍人組成的,不少于6人的志愿消防隊,設置固定執勤點;為每支志愿消防隊至少配備1臺手抬機動泵,并配備一定的數量的水帶水槍、火鉤、滅火器等消防器材和個人防護裝備。州政府按照每隊1000元的標準,對2365個農村志愿消防隊進行補貼。三是健全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消防工作痕跡管理制度,村支兩委和綜治專干每周開展一次家庭防火檢查和消防宣傳教育,每月召開一次防火工作會議,每半年開展一次滅火應急演練,并如實記入《消防工作日志》,作為責任履行和追究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