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八大以來,中國與世界關系步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水平。具有分水嶺意義的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明確提出了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正在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之路,呈現出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在世界范圍內產生廣泛的影響。
【關鍵詞】大國外交 治國理政 中國特色 【文獻標識碼】D812 【中圖分類號】A
國際戰略是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常態下中國治國理政的重要前提和基礎。近年來,中國綜合國力迅速提升,正在成為當今世界一支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戰略力量,中國與世界的關系處于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中國將向何處去,中國將奉行什么樣的對外政策,整個國際社會都在觀察和猜測,中國領導人也在思考和探索。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把握趨勢,順勢而為,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正在走上一條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之路。
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之路
環顧世界,整個世界正在發生重大的歷史性變化。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社會信息化和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全球金融危機導致整個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正在經歷著復雜而深刻的變革。英國脫歐、帶有強烈保護主義傾向的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及世界各地層出不窮的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事件,預示著整個世界正在發生某種程度的“國家主義”和“本土主義”回潮。在這一時代背景下,習近平同志站在世界歷史和全球發展的高度,統籌國際和國內兩個大局,明確提出了中國要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之路,這是中國努力做世界大國的清晰信號。
中國不會脫離世界而存在,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鄧小平同志認為,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戰略判斷。經過三十多年的探索后,習近平同志認為,當今世界不僅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更成為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尤其是在2015年9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并發表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集中闡述了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倡導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從根本上跨越了國界,是一種2.0版的對外開放觀,它不同于以往強調中國對世界開放的開放理念,而是涵蓋中國對世界開放和世界對中國開放的全球綜合開放理念。
中國不僅要尋求自身的和平發展,也努力尋求與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和合作發展。十八大以來,最具典型意義的是中國倡導合作構建“一帶一路”,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為指導,積極推進跨國互聯互通、產能合作和人文交流,得到沿線60多個國家的積極響應,一大批旗艦項目開始啟動,為世界經濟發展提振了信心。同時,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發展銀行和應急儲備安排、絲綢之路基金等開始啟動,推動中國發展與其他國家發展的共同發展,開始成為后金融危機時代世界經濟發展的一條新道路。此外,中韓自由貿易協定、中澳自由貿易協定、中新自由貿易協定升級等陸續生效,為世界共同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在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同時,中國堅持發展中國家定位,堅持正確義利觀,將維護我國利益同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堅持權利和義務相平衡,實現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共同發展。在G20和APEC框架內,中國積極參與相關談判,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推動相關談判的成功達成。在東亞峰會、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非合作論壇等地區合作框架內,中國積極尋求與有關各方的合作共贏,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為其他各方的發展創造機遇??傊?,中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堅持走共同發展道路,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順風車”,一起來實現共同發展。
中國不會逃避國際責任,中國將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產品。早在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同志就強調,中華民族理應為人類做出較大貢獻。鄧小平同志更是把改革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建設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作為中國外交的重要使命。2015年10月12日,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與全球治理體制進行第27次集體學習,強調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推動全球治理體制向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為我國發展和世界和平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十八大以來,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性重要議題,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上,宣布設立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加入聯合國維和待命機制并組建8000人維和待命部隊、免除對最不發達國家債務。中國積極參與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如期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自主貢獻文件,同歐盟、美國、法國、印度、巴西相繼發表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宣布建立20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中國還積極參與G20峰會和APEC峰會,提出中國方案,成功舉辦2016年G20杭州峰會。此外,中國成功推動創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新開發銀行,成功實現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經濟金融組織向著公平合理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