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的講話中指出,“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95年來,我們黨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著青年的熱情和奉獻。”“全黨要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傾聽青年心聲,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當前,隨著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利益格局的深化調整,體制外青年群體的數量在逐步增加。體制外青年數量龐大、行業分布廣泛,其思想認知狀況一直備受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并為社會各界所廣泛關注。對于青年組織凝聚力進行探索研究和開展相關工作,需要對體制外青年思想認知狀況的準確研判。這不僅有利于全面掌握社會青年群體當前的重要利益關切與核心訴求,而且也有助于相關部門在此基礎上更好地進行決策,以便更好地服務體制外青年發展,意義非常重大。
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實施了“關于體制外青年思想狀況的調查”,一是推出以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和國家政策方針、個人思想認知狀況為主要內容的問卷調查;二是搜集整理近幾年來專家學者圍繞青年群體、尤其是體制外青年群體思想認知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的近百篇文章的觀點;三是在問卷調查中開通了網友評論,搜集了完成問卷后發表評論的受訪者觀點,并結合問卷調查發現,搜集了部分網友針對體制內外問題等的評論。
另需特別說明的是,在網絡調查問卷發布過程中,通過設置跳選題,較有效地規避了體制內青年完成網絡問卷填寫的問題。紙質調查問卷由人民論壇各地方調研點、理論研究基地人員向當地各行業體制外青年對象發放。
在本次問卷調查中,具體從14個方面對體制外青年群體的現狀、需求、參與社會活動等方面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調查研究,以便為更好地開展體制外青年工作提出對策建議,使之能夠更加富有針對性、前瞻性,更加卓有成效地分類引導青年,培養體制外青年骨干,發揮國家對體制外青年的政策優勢,增強社會凝聚力,吸收體制外青年參與組織管理和參政議政,為國家更加奮發有為地做好工作。本次調查期間得到的主要調查發現、網友評論以及對策建議,現歸納為五個方面呈現如下。
體制外青年的思想政治認知狀況
“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正因如此,青年群體的思想認知狀況,尤其是政治認知,對于整個社會思潮的變化軌跡,乃至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未來都有重要影響。本次調查中,90.7%的受訪者認為,“在我國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對于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分別有86.05%、86.04%和81.40%的受訪者持肯定態度。同時,有93.02%的受訪者認為,“對資本主義的東西要‘揚棄’式吸納和借鑒”。正如知乎網友“@王文生”所說,“從歷史的角度看,確實是人民選擇了共產黨,從未來的角度看,不一定。但只要能夠漸進式地推動改革,解決當今制度的弊病,提高黨員素質,‘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就會成為鐵板釘釘的事實”。
但是,體制外青年對“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經濟理論和實踐中處于指導地位”的認同度,仍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間。在滿分為5分的認同度調查中,兩種表述的認同度得分分別為2.97分(2-3分意味著認同度介于“不太認同”和“一般”之間)與3.21分(3-4分意味著認同度介于“一般”和“比較認同”之間)。可以看出,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認同度需要進一步提升。北京大學原副校長、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梁柱認為,社會主義是自覺的行動,自發是不可能達到和堅持社會主義的。這里的關鍵是要建設一個能夠真正堅持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這就是鄧小平強調“說到底,關鍵是我們共產黨內部要搞好,不出事”的深刻道理。
對策建議:進一步加強體制外青年對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的學習與理解,使他們更好地認識國情,更好地認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勢,更好地認識歷史發展規律。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是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的集中體現,要引導體制外青年努力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提升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的能力。在當代中國,快速的轉型發展實踐需要青年堅定理想信仰。如果沒有或喪失理想信念,就會迷失奮斗的目標和方向,因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相關部門要努力把握體制外青年的思想脈搏,深入開展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宣傳教育。宣傳思想戰線要緊密結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我們黨95年來領導人民艱苦奮斗及其取得輝煌成就的歷程,深刻闡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哲學依據和現實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