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廟
《三國演義》中,張飛一直以勇猛忠義的武將形象出現,但在重慶云陽縣張飛廟臨江的石壁上,清代書法家彭聚星題寫的“江上風清”四個大字卻讓張飛廟多了些文化味兒。
張飛廟
張飛廟依山臨江,山水園林與廟祠建筑渾然一體。廟外石橋澗流、峻巖古木,廟內結義樓、望云軒、助風閣等布局嚴謹,既有南方園林的秀美,又有北方建筑的氣勢。(本內容為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鄉村周末》)
當地人傳說,當年張飛在四川閬中被害,其首級被棄于長江,后被一漁翁打撈上岸,并葬于飛鳳山麓。張飛的魂靈為感謝漁夫,且同情拉船的纖夫,每當有船只從廟前走過,便會鼓起清風,助他們“一帆之力”,久而久之便有了“江上清風三十里”的故事。
桃園三結義
走進張飛廟,隨處都能體會到張飛的勇士氣質。身高12.5米的張飛銅像,豹頭環眼,燕頷虎須,手執仗八長矛,虎虎生威。不過,據考證,張飛還擅長書法與繪制美人圖,這種特質讓張飛廟有了“柔”的一面。
張飛像
張飛廟中藏有大量的木刻書畫、古碑石刻,成為張飛廟不可錯過的一景。廟內現存石碑和摩崖石刻約360余幅,木刻書畫200余幅,各路名家書畫作品薈萃。這些稀世珍品也被譽為“三絕”:文絕世、書法絕世、雕刻絕世。
張飛廟民俗表演
近年來,張飛廟成為當地民俗文化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廟內柏樹上的紅繩和紅布條,寄托了人們美好的愿望;三國文化年表大道、民俗表演戲臺都成為傳播三國文化的特色景觀。
TIPS
地址:重慶云陽縣望江大道886號
交通線路:從重慶火車站乘車,或從重慶朝天門碼頭乘快艇到達云陽縣蓮花車站,換乘至盤石的縣級車到長江南橋頭,步行可到。
美食推薦:碗碗糕、董氏包面
周邊景點:奉節天坑地縫、巫溪巫領洞
票價信息: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