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提升企業采標率為抓手,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標準是企業生存的命脈。浙江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導產品采標率納入“浙江省發展方式轉變評價指標體系”和“市黨政領導班子實績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的重要指標,作為制定工業產業政策的重要依據。經過多年努力,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主導產品采標率不斷有所提升,并力爭高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導產品采標率達60%,目前樂清低壓電器采標率已達95%。
二是有效引導企業與國際標準和先進做法接軌,提高國際貿易中的話語權。近年來,浙江積極構建“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信息服務平臺”和“技術性貿易措施快速響應和服務系統”、“歐盟生物殺滅劑法規應對服務平臺”,以及開展國外通報評議和派員參加WTO總部的貿易磋商例會等,有效減少機電、紡織、皮革、橡膠、塑料、化工、玩具等企業出口受阻數十億美元的直接損失,涉及產品總額超1000億美元,提高了浙江在國際貿易中的預警能力和競爭力。
三是探索政府管理與公共服務標準化,規范權力運行和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如杭州市上城區借鑒企業標準化管理思路,以規范行政權力、提升服務質量為目的,以制定具體職能管理標準為基礎,以構建政府職能標準體系為核心,以推進標準實施和動態完善為重點,實現政府職能標準化全覆蓋,最終達到“規范公權、保障民權”的目的。截至2013年,上城區有1項成為國家級標準,5項成為省級標準,34項成為市級標準。未來幾年將建成含經濟管理、社會管理、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四大分體系,31個與政府職能部門對應的子體系,50余項職能標準化項目的政府管理與公共服務標準化的完整體系,極大提高了政府為民辦事的效率。
四是用標準化建設美麗鄉村,使美麗鄉村建設走向全國。2008年,安吉縣在全國率先提出用10年時間建設“中國美麗鄉村”,以“村村優美、家家創業、處處和諧、人人幸福”為目標,以環境提升、產業提升、服務提升、素質提升“四大工程”為支撐,提出36項考核指標,整個標準體系涵蓋各項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近400項,涵蓋了生態環境標準化、農村產業標準化、農村公共事業標準化等各方面需求。2010年,國家標準委將“中國美麗鄉村國家標準化示范縣”的牌匾授予安吉縣。2014年4月,浙江發布《美麗鄉村建設規范》,成為全國首個美麗鄉村省級地方標準。2015年5月,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在安吉示范和浙江規范的基礎上,制定發布《美麗鄉村建設指南》國家標準,使美麗鄉村建設從一個宏觀的方向性概念轉化為可操作的工作實踐,確保美麗鄉村建有方向、評有標準、管有方法,使美麗鄉村建設從浙江走向全國。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