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崗區是深圳市的后發城區,區內的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相較于深圳特區還存在一定差距。近年來,龍崗區為加強社區治理、落實民生服務,進行了不少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著民生實事項目與群眾訴求和愿望對接有差距的問題。結果是民生工作沒少做,社區居民認同感、參與度卻不高,造成“政府買了單、群眾不買賬”的現象時有發生。
為了改變這一狀況,龍崗區于2015年2月推出了“社區民生大盆菜”改革項目。龍崗區是客家人的集聚地,逢年過節許多居民都有吃“大盆菜”的習俗。大盆菜里不僅有山珍海味,也有蘿卜青菜,能夠最大程度滿足眾人需求。“社區民生大盆菜”名稱創意就取自客家百姓逢年過節期間集聚相慶、分享美好生活的方式。其主要內容是通過居民“點菜做菜”“政府買單”的方式,針對社區群眾迫切需要、普遍關注的小事、急事、難事(如工程類項目包括社區文體設施完善、公共設施維護、小區巷道修繕、綠化種植等;服務類項目包括社區文體活動組織、各類技能培訓等;貨物類項目包括社區公共設備和產品的采購等),借助施政方式的微改革、微創新,進行系統化、規范化、常態化辦理,真正實現社區居民“我的實事我做主”。
“社區民生大盆菜”改革項目通過機制再造、流程優化,不僅精準地解決了群眾身邊的小事、急事、難事,得到群眾普遍認可,更重要的,通過激活基層自治活力,實現了基層治理方式的變革,是健全基層治理體系的有效嘗試。龍崗區委區政府對項目的重視程度之高、投入力度之大、覆蓋面之廣,充分展現了其解決群眾問題的決心,以及推動基層治理改革創新的信心。
截至2015年11月,全區確定實施“社區民生大盆菜”項目四批3211個,其中工程類1405個,服務類1094個,貨物類712個,動用經費4.17億元。到目前,已完成項目991個,已開工實施項目1135個;已完成的項目中,工程類502個,服務類244個,貨物類245個。
實施“社區民生大盆菜”項目的意義
通過掌握資源分配權,提升了社區黨組織的地位
項目通過“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基層協商治理,從過去“政府配菜”轉變為“百姓點菜”。
在具體實施上,項目由社區居委會主導向居民征集,項目申報由社區和諧共建促進會協商票決確定,項目實施和驗收由社區居民參與監督和測評。通過這些工作,既充分發揮了社區居委會“樞紐、議事、監督、服務”等職能,也為做實社區工作站、做強社區和諧共建促進會提供了重要途徑,為完全實現居民“我的實事我做主”的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
通過項目流程設置,實現了基層治理下沉至社區
項目通過居民“點菜做菜”的方式,對群眾迫切需要、普遍關注的小事、急事、難事進行系統化、規范化、常態化辦理,實現社區居民“我的實事我做主”。項目實施近一年的時間,正在從“我的實事我做主”向“我的社區我做主”轉變躍升。
就具體操作而言,項目由居委會負責在社區范圍內廣泛征集,項目的確定由社區和諧共建促進會討論表決,項目的審定由街道召集的專家論證團隊進行評審,項目的實施和管理主體確定為街道辦事處,項目確定、項目實施過程、項目實施結果和評價要求“四公開”,并接受“兩代表一委員”和居民群眾的監督。各街道實施項目在遵守相關規定的前提下,鼓勵街道創新工作方式方法,鼓勵有條件的社區自行組織實施項目,在制度層面上保證社區居民的“話語權”,真正實現社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
通過安排資金下放,創新了基層協商治理體系
項目在制度設計上,力求從“政府為民做主”向“政府與民共建”轉變,很好地體現了“法治”“自治”“共治”的特點。
在具體實施上,項目特別創新了資金使用規范。對資金的使用堅持“專項核算”和“于法有據”的原則,由區財政年度預算統一做出安排,每個社區安排200萬元資金。為了確保經費快速到位,開通資金審核綠色通道,原則上在確定實施后15個工作日內辦好資金撥付手續,確保項目能夠快速“落地”。
通過項目實施成果的取得,反映了共享發展觀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我國發展方式的轉變。項目的實施完全體現了“共享發展”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突出人民至上,致力于解決龍崗區發展中共享程度不夠、受益不平衡的問題。
項目聚焦于民生需求,凝聚了各方力量。經過廣泛的學習借鑒、調查研究、深入基層、匯集民意,為項目的啟動和落實找準了方向和定位。從目前項目落地的情況看,完成的項目基本上是居民迫切希望解決的小事、急事、難事,其中修繕道路41263.6平方米,建設維修文體廣場27個,綠化種植樹木2492棵,鋪設草皮10077平方米。舉辦各類教育培訓或講座2409場,參加人數53994人次;開展文藝晚會、體育競賽及青少年、老年人活動共1748場,參加人數117747人次。采購文化用品28210件(個),便民利民設備4578件(個)。
通過項目制度的完善,產生了良好的推廣價值
首先,項目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出臺了《龍崗區“社區民生大盆菜”改革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和《龍崗區“社區民生大盆菜”改革項目專項經費實施細則》,建立了龍崗區改革項目共享工作機制,下發了《龍崗區社區民生實事大盆菜改革方案》,制定了工作責任一覽表、辦法及財務管理實施細則,保障了項目的推進落實。
其次,形成了高效的資金撥付流程。項目資金撥付從街道上報到區民政局5個工作日完成審核,并報區“大盆菜”專責小組會議審定,區財政局15個工作日完成經費下撥。
最后,形成了堅實的社區群眾參與基礎和居民自治局面。項目由社區居委會主導,由社區和諧共建促進會討論票決,項目做強了社區居委會,做實了社區和諧共建促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