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評結果及各市今后提升經濟社會公平度的重點路徑
伊春:經濟社會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排在首位。比較分析結果顯示,這主要得益于該市具有高于其他地市的機會公平度和分配公平度(均在13個地市中位列第1)。但比較分析結果還顯示,伊春市的底線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排名墊底。為此,對于伊春市,采取積極的就業措施促進更多貧困人口脫貧,是其今后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公平度的重點。
哈爾濱:經濟社會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位列第2。比較分析結果顯示,這主要得益于其具有較高的底線公平度、機會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分別位列第1、第2)。但比較分析結果還顯示,哈爾濱市的分配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排名靠后(位列第12)。而通過進一步分析分配公平度下的三個二級指標,我們發現,這更多是由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比重偏低、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比重偏低兩個方面造成的。為此,對于哈爾濱市,提高社會民生方面的公共財政支出水平,以及采取積極的就業措施來提高勞動報酬在各要素所獲報酬中的比重,是其今后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公平度的兩個重點。
雞西:經濟社會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位列第3。比較分析結果顯示,這主要得益于其具有較高的分配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位列第2)。但比較分析結果還顯示,雞西市的底線公平度和機會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都處于中下水平(在13個地市中分別位列第8和第10)。通過進一步分析機會公平度下的兩個二級指標,我們發現,這更多是由中高等教育完成率偏低造成的。為此,對于雞西市,采取積極的就業措施促進更多貧困人口脫貧,以及繼續提高中高等教育完成率,是其今后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公平度的兩個重點。
牡丹江:經濟社會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位列第4。比較分析結果顯示,這主要得益于其具有較高的底線公平度和機會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分別位列第4和第3)。但比較分析結果還顯示,牡丹江市的分配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排名靠后(位列第10)。通過進一步分析分配公平度下的三個二級指標,我們發現,這主要是由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比重偏低、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比重偏低兩個方面造成的,其中用以衡量再次分配公平度的后者更是在13個地市中排名墊底。為此,對于牡丹江市,采取積極的就業措施來提高勞動報酬在各要素所獲報酬中的比重,以及提高社會民生方面的公共財政支出水平,是其今后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公平度的兩個重點。
大興安嶺:經濟社會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位列第5。比較分析結果顯示,這主要得益于其具有較高的分配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位列第4),且機會公平度和底線公平度處于中上和中等水平(在13個地市中分別位列第6和第7)。然而,進一步分析各二級指標,我們發現,大興安嶺地區中高等教育完成率和收入水平公平度得分相對較低。為此,對于大興安嶺地區,繼續提高中高等教育完成率,以及縮小城鄉收入水平的差距,是其今后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公平度的兩個重點。
齊齊哈爾:經濟社會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位列第6。比較分析結果顯示,這主要得益于其具有較高的底線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位列第3)。但比較分析結果還顯示,該市機會公平度和分配公平度都處于中下水平(在13個地市中均位列第9)。通過進一步分析機會公平度和分配公平度下的五個二級指標,我們發現,這主要是由該市中高等教育完成率較低、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比重較低及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比重較低三個方面造成的。為此,對于齊齊哈爾市,繼續提高中高等教育完成率、采取積極的就業措施來提高勞動報酬在各要素所獲報酬中的比重,以及提高社會民生方面的公共財政支出水平,是其今后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公平度的三個重點。
雙鴨山:經濟社會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位列第7。比較分析結果顯示,該市底線公平度和分配公平度處于中上水平(在13個地市中分別位列第6和第5),機會公平度處于中等水平(在13個地市中位列第7)。然而,通過進一步分析各二級指標,我們發現,該市中高等教育完成率較低,在13個地市中排名第10。為此,對于雙鴨山市,進一步提高中高等教育完成率,是其今后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公平度的重點。
鶴崗:經濟社會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位列第8。比較分析結果顯示,該市機會公平度和分配公平度排名靠前(在13個地市中分別位列第4和第3),但底線公平度排名靠后(在13個地市中位列第12)。為此,對于鶴崗市,采取積極的就業措施促進更多貧困人口脫貧,是其今后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公平度的重點。
大慶:經濟社會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位列第9。比較分析結果顯示,該市底線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排名靠前(位列第2),機會公平處于中上水平(在13個地市中位列第5),但分配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排名墊底。通過進一步分析分配公平度下的三個二級指標,我們發現,該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比重(在13個地市中排名墊底)、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比重均偏低,且城鄉收入水平差距也較大(在13個地市中排名墊底)。為此,對于大慶市,采取積極的就業措施來提高勞動報酬在各要素所獲報酬中的比重、提高社會民生方面的公共財政支出水平,以及縮小城鄉收入水平的差距,是其今后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公平度的三個重點。
七臺河:經濟社會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位列第10。比較分析結果顯示,該市機會公平度和分配公平度分別處于中下和中等水平(在13個地市中分別位列第8和第7),而底線公平度則相對更加靠后(在13個地市中位列第10)。與此同時,通過進一步分析機會公平度和分配公平度下的五個二級指標,我們發現,首先,機會公平度的偏低,與中高等教育完成率偏低有關;其次,分配公平度之所以僅處于中等水平,主要源于城鄉收入差距較大。為此,對于七臺河市,采取積極的就業措施促進更多貧困人口脫貧、繼續提高中高等教育完成率,以及縮小城鄉收入水平的差距,是其今后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公平度的三個重點。
佳木斯:經濟社會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位列第11。比較分析結果顯示,該市分配公平度處于中上水平(在13個地市中位列第6),但底線公平度和機會公平度排名靠后(在13個地市中分別位列第9和第11)。通過進一步分析機會公平度下的兩個二級指標,我們發現,機會公平度的偏低,與義務教育完成率偏低和中高等教育完成率偏低均有關。為此,對于佳木斯市,采取積極的就業措施促進更多貧困人口脫貧、繼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以及繼續提高中高等教育完成率,是其今后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公平度的三個重點。
黑河:經濟社會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位列第12。比較分析結果顯示,該市底線公平度處于中上游(在13個地市中位列第5),分配公平度處于中下游(在13個地市中位列第8),但機會公平度在13個地市排名靠后(位列第12)。而且,通過進一步分析機會公平度、分配公平度下的五個二級指標,我們發現,首先,機會公平度的偏低,與義務教育普及率較低、中高等教育完成率較低兩個方面均有關;其次,分配公平度的偏低,主要與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比重偏低有關。為此,對于黑河市,繼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繼續提高中高等教育完成率,以及提高社會民生方面的公共財政支出水平,是其今后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公平度的重點。
綏化:經濟社會公平度在13個地市中排在末位。比較分析結果顯示,該市底線公平度、機會公平度和分配公平度排名均靠后(在13個地市中分別位列第11、第13和第11)。通過進一步分析機會公平度和分配公平度下的五個二級指標,我們發現,該市義務教育普及率偏低、中高等教育完成率偏低,這導致機會公平度排名墊底;而分配公平度的偏低,則主要與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比重偏低有關。為此,對于綏化市,采取積極的就業措施促進更多貧困人口脫貧、繼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繼續提高中高等教育完成率,以及提高社會民生方面的公共財政支出水平,均是其今后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公平度的重點。
可能產生的誤差說明
數據可得性帶來的限制。在六個二級指標的指標數據選取方面,主要是以數據的可獲取性為導向的,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指標數據對于指標的準確反映水平,因此測評得到的結果與各地市的實際情況存在略微偏差在所難免。
更為深入的實地調研有助于對測評結果進行補充和修正。除了數據的可得性會給指標體系的構建和指標數據的選擇帶來限制之外,現實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各地市,有其自身不同的發展特色、發展重點和難點,因此評價地市經濟社會公平度的指標體系應盡量避免千篇一律。在本次測評的基礎上,若能就相關問題在13地市廣泛開展實地調研,不僅有利于準確把握各地市所處的實際發展階段,而且有助于根據各地市發展重點等,針對不同地市設計不同的指標權重,進而對測評的結果進行修正和補充。
(執筆:董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