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6日,習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并發表主旨演講,為全球互聯網治理提出中國主張,同時再次強調中國將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
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
既然互聯網決定著一個國家未來的前途和命運,我們就需要確立與之相適應的互聯網思維,以正確的互聯網思維來重新認識中國和世界的關系。
作為一個在世界舞臺上快速崛起的大國,中國正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互聯網大國。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互聯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變強,互聯網已嵌入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目前中國已經擁有6.7億網民,超過全球網民總數的五分之一,域名總數逾1844萬個,網站總數413萬家,全國企業使用計算機辦公的比例為93.1%,電子商務、網絡娛樂、在線教育、超級手機、超級電視、無人駕駛汽車、互聯網金融等新興互聯網產業發展勢頭強勁?;ヂ摼W,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中國人的工作理念和生活方式。
中國已經成為互聯網大國,這不僅體現在互聯網發展規模上,更體現在發展水平上。就技術水平而言,當今世界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是中國的“天河二號”,它比美國的“泰坦”運算速度快近一倍,中國新近推出的百度無人車、沃爾沃智能互聯汽車、中國電科自主研發的浮空器技術以及樂視開發的超級汽車等,都達到國際技術領先水平。就經濟發展水平而言,阿里巴巴集團已超過Facebook成為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公司,中國電子商務銷售額超過16萬億元,尤其是移動電子商務發展迅猛,成為世界上唯一能與美國分庭抗禮的電子商務大國,中國互聯網金融融資己達3000億元,且保持強勁勢頭。所有這一切均表明,對中國而言,互聯網已經不僅是一個虛擬空間,而且是一個有著強大社會影響力的現實空間,虛擬空間和現實空間都是互聯網存在的重要形式,而且這兩大空間相互推動,融合發展,正在重構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秩序。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指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既然互聯網決定著一個國家未來的前途和命運,我們就需要確立與之相適應的互聯網思維,以正確的互聯網思維重新認識中國和世界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近年來在講話中多次強調要加強互聯網思維,建設網絡強國,就是要在認識到中國互聯網發展的非凡成就的同時,也要看到中國在互聯網領域與發達國家存在的差距,要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和競爭意識,順勢而上,奮發有為,大力推動自主創新,不斷縮小我國與世界強國的差距,真正將中國從互聯網大國建設成為互聯網強國。
網絡強國重在擔當
中國要做網絡強國,必須在加強國內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推進各國網絡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始終把技術創新牢牢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到行動中。
建設網絡強國,不是一句空話,需要實實在在的行動,努力攻克一個個難題,成為在技術、產業和治理上都要領先的強國,核心是要敢于擔當,為人類做出應有貢獻。作為當今世界上的一個互聯網大國,中國要想成為網絡強國,首先必須向世界表明中國的責任擔當,中國不僅會努力將自己建設成為互聯網強國,而且還會同世界各國一道共同創造一個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互聯網世界。這就是中國倡導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根本目的所在,也是習近平主席親自出席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并給予巨大支持的原因所在。
中國要成為網絡強國,首先要建立一支有著世界水平的互聯網人才大軍。誠如習近平主席所說,“建設網絡強國,要把人才資源匯聚起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要培養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網絡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水平創新團隊。”與傳統產業相比,互聯網產業最大的投入是人才投入,只要一根網線,幾臺電腦,真正的互聯網人才很快就會變幻出一個奇妙的大世界。因此,中國建設互聯網強國,需要轉變投資理念,從強調對土地、廠房和設備、生產線的投資轉移到重視對人才的投資上來,要在錘煉互聯網人才大軍上舍得投入,放寬視野,在世界范圍內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為我所用,打破制約人才脫潁而出的條條框框和體制機制束縛,真正釋放出千軍萬馬在互聯網領域中創新創業的磅礴能量,這是中國成為網絡強國的根本動力和強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