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精準扶貧新階段治理貧困的思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貧困地區的脫貧致富工作,視察的足跡遍布河北阜平、湖南湘西、甘肅定西、陜西延安、云南昭通和貴州遵義等地,他對各地的扶貧開發工作做了認真細致的調研和詳實的考察,在深入思考的基礎上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一系列扶貧開發的新觀點、新思路和新要求。這些講話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扶貧開發方面的高度智慧,貫穿了“精準扶貧”的新思維,各地政府高度重視,學術界也給予了積極評價。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準扶貧的講話精神,是新時期開展扶貧開發工作中的重要任務。

我國進入“精準扶貧”新階段

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之前,我國處在傳統意義上的計劃經濟時代。由于體制機制的僵化,存在著普遍貧困的突出問題,改革開放之初,我國人均生產總值只有380元左右,大部分人口處于貧困狀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打開了中國改革開放新篇章,尤其是農村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的確立,推動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大量民眾逐漸擺脫貧困狀態。數據顯示,我國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貧困人口數量從1978年到1985年就已經由2.5億減少到1.25億。1986年以來,我國先后采取了開發式扶貧和扶貧攻堅兩種扶貧模式,不斷減少貧困覆蓋面。尤其是在2000年以后,隨著我國加入WTO和城鎮化的推進,城鎮在創造就業、吸納勞動力和幫助貧困人口脫貧方面的作用不斷凸顯,許多貧困家庭通過向城鎮輸入勞動力,實現了收入重心來自城鎮、收入效應惠及全家的脫貧目標。在這一過程中,國家也實施了產業化扶貧、整村搬遷等政策,有效地促進了貧困人口的減少。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城鎮吸納勞動力的能力不斷下降,扶貧工作將不得不面對“最后一群人”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高度,提出“精準扶貧”的重大理論與政策命題,標志著中國開始邁入“精準扶貧”新階段。

第一,精準扶貧強調了扶貧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明確了扶貧在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特殊重要性。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依據最新的人均年收入不低于2800元的脫困標準,2014年我國還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這一現象引起習近平總書記的高度重視,他明確提出,“扶貧開發要增強緊迫感,真抓實干,不能光喊口號,決不能讓困難地區和困難群眾掉隊”。

第二,精準扶貧強調扶貧工作的指向性,是一種全新的扶貧工作模式。2014年10月國家扶貧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創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善于因地制宜,注重精準發力”。

第三,精準扶貧強調扶貧工作的有效性,科學合理地推動扶貧開發實踐。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 。”新時期的扶貧開發,不同于以往的“大水漫灌”,將更加注重定向“噴灌”“滴灌”,使困難地區、困難群體在扶貧工作中真正受益。

第四,精準扶貧明確了新時期的扶貧工作方針,標志著扶貧工作思路的重大轉變。在新一輪扶貧工作推進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強調激發全社會活力,并且發揮貧困地區的能力與潛力。

第五,精準扶貧強調扶貧工作的執行力,要把精準扶貧的思路貫穿到扶貧工作全過程。在貴州召開相關省份黨委領導同志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六個精準”的重要指示:“對象要精準,項目安排要精準,資金使用要精準,措施到位要精準,因村派人要精準,脫貧成效要精準。”

第六,精準扶貧強調扶貧工作的整體性,要求從宏觀領域貫徹到微觀領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既從國家層面、全局高度重視精準扶貧,要“精準發力”,同時又要把精準扶貧思想貫徹到村村寨寨、家家戶戶,真正實現“精準到戶”。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李習林
標簽: 扶貧   思路   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