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改革發力“最后一公里”
改革棋至中盤,多項改革已由頂層設計走向實操層面,并獲得突破性進展。業內專家認為,改革力度雖未減退,但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的難題也開始凸顯,全面深化改革仍然遭遇利益藩籬、地方承接能力有限等瓶頸,系統性改革更需要部門加強協作,敢啃“硬骨頭”。據悉,今年下半年仍將大力推進一批改革政策,“落實”或成下半年改革關鍵詞。
亮點 百花齊放多領域改革破題
2015年既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制定“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根據改革總體目標任務設計,到2020年,我國要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取得決定性成果,目前距離2020年只剩下不到六年。今年上半年,許多領域的改革開始進入實操,更多細化的改革方案還在探討中。
今年5月,國務院批轉了發展改革委《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包括出租車行業改革、巨災險在內的大量在議改革措施已確定年內落地。
相當部分的經濟體制改革工作已經在2015年的上半年展開,在行政審批、財稅金融、價格改革、企業改革和農村農業改革方面,均有不同程度進展。在價格改革領域,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第一個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方案內蒙古西部電網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方案。
地方改革層面,據發改委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山東省已開展權責發生制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改革。青海省也出臺了深化政府性債務管理改革意見。
與此同時,關于改革政策落實的督查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7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主席到吉林省視察了延邊和長春兩地,他在吉林的講話中,再次告誡“不能在等待中觀望錯失改革良機、拖延改革進程”。
今年5月以來,國務院派出11個督查組,由國務院副秘書長和國務院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帶隊,對18個省(區、市)和35個部門、單位開展重點督查。這是本屆政府第二次組織大督查行動。進入6月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也開始就上半年改革落實情況進行了督查。
發力 后續改革力度不斷加大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今年下半年仍有一批政策將大力推進。下半年,黨中央、國務院將繼續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全面深化改革,統籌兼顧,真抓實干,在牽動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強發展新動能。
根據計劃,年內國有企業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制度的指導意見,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辦法及配套政策,原油、天然氣、煤炭外其他品目資源稅費改革方案等都將陸續出臺。
財政政策有望在下半年繼續更加積極,相應的財稅改革進度也將加快。在這方面,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汪德華表示,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安排,財稅改革分為三大部分。到目前為止,預算改革進展最快,其次是稅制改革,最后是中央和地方關系改革。
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認為,財稅體制改革對經濟結構調整至關重要。錢能否用在該用的地方,對遏制腐敗、改善收入分配關系極大。財稅體制改革首先要盡快實現各級政府全口徑財政公開透明,細化公開內容,強化公眾監督。第二,應著力建立統一的財政體系,規范土地收入和其他政府收入。第三,應制定各級政府行政支出和各項公共服務支出標準。第四,要改革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