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發達國家農地金融制度的經驗及其啟示

編者按:

農地金融是農業土地經營者以所承包農地的經營權作為抵押向金融機構融資的資金融通形式,其為農業生產經營者提供中長期貸款,以解決農戶的資金缺口,對于實現農業收入的持續增長提供了保障。

本報告從德國、美國、法國等主要發達國家農地金融制度的發展經驗入手進行了對比分析,這些國家以政府擔保發行農地抵押債券為基礎,在完善的法律、土地管理、保險、信貸救濟等制度支撐下,建立了可持續的農業政策性金融的市場化運行機制,聚合了社會資金,保障了對農業與農村發展長期建設資金的投入,實現了農業生產發展、農村金融市場與農村土地市場的良性互促發展。

我國正處于農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有效的資本導入機制,這些發達國家建立的農地金融制度有頗多值得借鑒之處。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發達國家曾普遍面臨農村資金匱乏、農民遭受高利貸盤剝、農業危機頻繁出現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一些國家建立了以政府擔保發行農地抵押債券為基礎的農地金融制度,引導城市資金向農村轉移,支撐農業現代化發展。在我國以改革創新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時期,這一制度經驗對探索農地抵押融資試點、拓寬農村融資渠道有著重要借鑒意義。

農地金融是農村政策性金融的重要工具

盡管目前發達國家發放農地抵押貸款的金融機構已實現了市場化運行,但其使命是支持和保護農業,具有較強的政策性功能,整個農地金融體系的建立和運行是以政府強有力支持為基礎的。

第一,農地金融制度是農業支持政策的重要方面。德國、法國農地金融制度的創建都是為了抑制日益嚴重的農村高利貸問題,而后成為支持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配套措施。美國農地金融制度源于農業危機下對市場調節農業生產局限性的反思,從其誕生之初就是政府調節農業生產規模和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一直到現在美國仍然是通過農地金融制度貫徹農業政策及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在美國很多州,只有那些遵從農地保護協議的農地所有者才有資格申請農地抵押貸款。

第二,農地金融機構是政府主導創建的非營利機構。德國農業地產抵押銀行屬于公法機構、受聯邦政府領導,最初的資本金來自德國農業和林業部門的撥款,各地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是半官方機構,土地信貸銀行(由地區政府、地方銀行持股的股份制銀行,接受國家管理,目的是為無法從合作社獲得貸款的小規模農戶提供信貸支持)也多是由地方政府建立。美國聯邦土地銀行是由政府出資創建的,初始資本中政府股份占到了80%,聯邦農業抵押公司是政府投資企業,承擔為農貸系統融入資金的政策使命。法國土地信貸銀行雖已改制為股份制公司,但其運作仍然是以政府強有力的信用擔保和財政支持為基礎。各國對這些機構都給予免稅支持,德國免繳企業所得稅和工商稅,美國除自有不動產仍需繳稅外,免征其他一切稅收。

第三,發展農地金融是為了向農業與農村提供長期的低息融資。農地抵押貸款是在嚴格限定貸款對象和貸款用途的前提下,實施優惠貸款利率和優惠貸款期限。美國農地抵押貸款的借款期限為5-40年,主要支持農場主購買土地和其他固定生產資料及改良土地,是美國農貸業務的核心支柱。2013年,美國農村長期不動產抵押貸款為941.94億美元,占到了農貸系統貸款總額的46.85%。同時,因為政府對土地銀行的利息損失給予補貼,其貸款利率低于同期市場利率,2010年農地抵押貸款利率為5.9%。德國土地抵押貸款期限一般是10-60年,貸款總成本(包括利息、攤還的本金、合作社分攤的營業費用、合作社公積金)約占貸款的5%左右,10公頃以上農場還能享受更優惠的貸款利率。法國《土地銀行法》也規定了必須向農戶提供帶有政府財政補貼的長期低息貸款。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李習林
標簽: 農地   啟示   制度   經驗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