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人類五千年的文明史,創新一直屬于少數精英的行為。但是今天,一個大眾創新的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對此,微軟前首席技術官邁赫沃爾德12年前就有論述。他雖然沒有提到大眾創新,但卻富有遠見地指出,美國正進入第四代技術創新時代。這一時期的特點是,獨立發明家或小團組發明家成為技術創新的主要力量,他們已取代公司并占據了主導。
一、 從精英創新到大眾創新的轉變
在人類的早期,創新是個人的偶然行為。在一個偶然的時刻,由于一個偶然的事件,觸發了某個聰明大腦的靈感,于是有了新發現和新發明,之后緩慢而持續地進入生產和生活。這些創新者都是少數知識精英。
工業革命以來,創新開始規模化,由公司組織和控制。公司建立專門的研發機構,雇傭大量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大規模地研發新的技術,以獲取壟斷利潤。也有許多科學家和工程師得到風險投資,紛紛創業,開展集約化的研發。雖然工業時代的創新不是以個人的形式,而是以組織的形式存在,但同農業時代一樣,這些創新者仍然是少數知識精英和技術精英。
在新舊兩個世紀之交,人類開始全球化進程,社會經濟形態發生了重大變化:投入的無形化,技術的智能化,結構的服務化。為了把這種新的經濟形態與工業化的經濟形態區別開來,人們用很多詞匯來稱呼它——“新經濟”、“后工業經濟”、“信息經濟”、“知識經濟”,最近用得比較多的是“第三次產業革命”、“新工業革命”,等等。不管如何稱呼這種新經濟,一個確定的事實是,在這種新經濟形態下,精英創新正在轉變為大眾創新。
大眾創新是一種分布式創新。創新者是一個個知識化的普通個體。他們有的需要到研發中心上班,但大多數不必到研發中心上班,而是作為互聯網的結點獨自坐在計算機前,或者作為一個互聯網的終端位于各自的工作崗位。同時,這些個體又是創新伙伴團組,他們的網絡遍布全球。這就是大眾創新時代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