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發現:
△71.5%的受訪者認為由于司法公正可能受到行政機關的干擾和利益裹挾,司法機關在國家權力機關中地位尷尬。
△58.4%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具備基本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但只有36.8%的受訪者能夠區分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并知道公檢法機關的具體職能和權限。
△對于民事和經濟糾紛,64.3%的受訪者更愿意選擇以私了的方式解決問題;訴訟時間長、流程復雜是導致人們不愿向司法機關尋求幫助的最主要原因。
△72.5%的受訪者認為落實司法責任制、法官檢察官對案件終身負責制,有利于司法公正,以及提高司法公信力。
△57.4%的受訪者擔心當前正在推行的司法體制改革僅停留在表面,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司法腐敗、司法不公和司法權不獨立等問題。受訪者普遍認同司法體制改革不能一蹴而就。
調查時間:2014年10月8日—10月31日
調查方式:互聯網發布和紙質問卷調查
媒體支持:人民論壇網、強國論壇、網易、人民網理論頻道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公正、高效的司法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基石。因此,全面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對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提高依法執政、依法治理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黨的十八大提出“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司法體制改革總目標;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維護人民權益;十八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明確,將提高司法公信力和增強全民法治觀念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兩個重大任務。
當前,我國公眾的法治觀念處于怎樣的水準,社會公眾對我國當前整體法治環境、尤其是司法環境又如何評價?對于正在上海、廣東、吉林、湖北、海南和青海進行試點的司法體制改革,公眾持有怎樣的看法,又懷有哪些期待?了解這些,能夠更為準確地把握公眾對于司法體制改革的現實需求。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就這一主題設計了調查問卷,對普通民眾以及立法、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本次調查面向全國3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各類群體,發放網絡問卷8554份,發放書面問卷3601份,共回收問卷11499份,有效回收率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