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成果首發 > 正文

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現在與未來

起于青萍之末的中國互聯網金融,似乎轉瞬間便蓬勃發展起來。下起百姓眾生,上至中央領導,都對其十分關注。認為是“新一輪互聯網泡沫”者有之,認為是“革命性的創新”者有之,認為僅僅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者有之。從各種議論中,我們可以看到觀點的巨大差異,感受到人們糾結的心態。僅僅在一年前,主流金融機構還認為互聯網金融難成氣候,時至今日,就連大銀行也開始感受到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沖擊。監管部門則開始密切關注風險,準備對之加以規范。

中國互聯網金融的興起與背景

廣義的“互聯網金融”包括金融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兩個范疇。前者是指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代替物理網點和人工服務,辦理以往需要通過柜臺才能辦理的業務,實現金融服務的高效率(如24小時無間斷服務、異地服務、多種金融產品綜合平臺服務等)和低成本(例如手機銀行的業務成本僅為柜臺的15%)。①而互聯網金融,則指非金融機構甚至個人,利用互聯網進行各種金融交易;以及金融機構運用互聯網的理念和思維方式,對傳統金融業務進行全方位改造,以實現客戶關系的無縫對接和深度服務,以及資源使用的最優化。本文討論的互聯網金融主要指后者。

國外互聯網金融發端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金融業開始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聯網實時交易,內部管理網絡化、交易結算和資金轉移互聯網化。以后又逐步發展為在網上銷售金融產品、利用數據庫技術進行信用評價、產品定價和風險管理等。盡管互聯網金融起源于金融業對互聯網工具的應用,但是真正給互聯網金融帶來突飛猛進發展的卻是非銀行金融機構。上世紀末,以網絡運營公司、通訊商、電商等為代表的非金融機構開始利用自身的業務優勢涉足金融業務。從第三方支付開始,逐步向網絡籌資、網絡投資、個人理財服務等領域拓展。特別是2004年以后,眾籌、P2P、網絡股權交易平臺等多種金融交易工具被創造出來,互聯網金融進一步向多樣化、大眾化方向發展。

中國的互聯網金融起步于第三方支付。2004年12月,前阿里巴巴集團CEO馬云創立了首家定位于電子商務支付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支付寶”)。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的背景,則是電子商務在進入21世紀以后的高速發展。2012年電商交易總額達到8萬億,在全球排在第二位,僅次于美國。2013年,電商交易額超過10萬億元②,繼續成為新經濟的引擎和改變市場格局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第三方支付得到了快速發展。2010年3月14日,支付寶宣布其用戶數正式突破3億。2010年6月14日,人民銀行發布《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給予了第三方支付以合法地位。利用手機將終端設備、互聯網、應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機構聯系起來,為用戶提供快捷便利的貨幣支付、繳費等服務,正在成為近兩年的新時尚。2011年,中國發生移動業務2.47億筆,金額0.99萬億元。僅僅兩年以后,移動支付業務數量就達到16.74億筆,金額9.64萬億元。

2006年以后,中國開始從國外引進P2P模式。近兩年,P2P活動迅速興起,影響不斷擴大,已經初步形成了一類新型金融業態。2012年末,P2P網絡借貸平臺超過200家,交易規模約300億元;2013年末,據估計P2P公司達到上千家,交易規模約1千億元。③可以肯定的是,P2P在中國的熱度超過了任何一個國家,目前仍處于“野蠻生長”階段。

除了支付和借貸以外,近兩年來眾籌融資、理財、網絡股權平臺在中國也開始出現,但無論是交易規模還是社會影響力,均遠遠比不上前兩類。究其原因,非股權眾籌面臨的問題主要是社會信用度低、道德風險較高。同時,適合眾籌的投資項目如音樂、漫畫、游戲等在中國總體上還屬于小眾市場,投資者范圍比較狹窄。對于股權眾籌來說,一個突出問題是投資者持有的股權難以變現。由于私募股權流通市場的法律法規和機制均不夠健全,私募股權的流動性很低,而且道德風險一樣存在。至于理財,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度有限的制約。有的重要市場如同業拆借市場、外匯交易市場,非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很難進入,因此互聯網機構的理財能力遠遠差于正規的金融機構。

中國的互聯網金融起步略晚于美國等發達國家,但已經后來者居上。互聯網金融之所以能夠在短短幾年內就發展出星火燎原之勢,一定有特殊的條件和原因。

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互聯網技術在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使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大大縮短,信息傳遞和處理的速度大大加快,從而為將金融服務拓展到“長尾市場”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打破現有集中管理模式,推動資源的自我優化配置。追求效率、平等、共享的互聯網理念,得以快速吸引公眾特別是青年群體,使互聯網金融的市場份額快速增加,并開始匯聚成可挑戰主流金融業的市場能量。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楊昀赟]
標簽: 中國   互聯網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