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中美海洋經濟政策比較

【摘要】文章通過比對中美兩國海洋經濟政策,探討兩國在海洋經濟政策制定及執行上的特點及異同,以期為我國海洋經濟政策的修正提供借鑒和參考。目前,我國海洋政策存在著財政金融政策對海洋產業惠及力度不均衡、海洋產業融資體系不發達、區域間海洋經濟規劃協調性不足等問題。

【關鍵詞】海洋經濟 政策比對 中國思考

隨著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包括美國在內的海洋經濟發達國家都將海洋經濟作為本國重要的經濟發展戰略,在海洋經濟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先進經驗,制定了系統的相對完善的政策法規體系。相對于發達國家的海洋經濟發展,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時間較短,并且由于底子薄、技術差、經驗不足等原因,在海洋經濟發展過程中同樣出現了很多問題,“如沿海地區海洋產業同構、海洋漁業資源迅速枯竭、海洋產業附加值低等”。①中美兩國對于海洋經濟發展十分關注,在財政金融政策、產業區域政策、科技人才政策、生態環境政策等方面存在相似之處。中國政府需要認真總結,學習借鑒海洋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推動我國海洋經濟整體進程的順利發展。

美國海洋經濟政策簡析

財政金融政策。美國政府一直非常重視財政金融政策對本國海洋經濟的刺激作用,頒布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如對海洋漁業提供財政補貼,對漁船提供財政貸款,一方面刺激了美國捕撈船隊的擴張并加速了其現代化進程,另一方面也增強了其在遠海、公海以及他國專屬經濟區對漁業資源的控制,對美國海洋漁業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②

美國政府積極引導個人對于海洋的投資,成立了海洋投資基金,該基金由財政部、美聯儲、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和私人投資者共同投資,為海洋事業的投資和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多方面持續的資金支持,推動了美國海洋產業技術的極大提升。2010年11月,美聯儲正式啟動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升級版。到2011年6月底,美聯儲將購買總額高達6000億美元的財政債券和機構債券,其中高達10%的資金用于海洋產業的發展,在海洋裝備制造、海洋軍事發展等方面注入大量資金,保障海洋制造業的實施。③

區域管理政策。美國為了實現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進一步將海洋經濟政策細化為區域政策,以便實現因地制宜,優勢互補,協同發展。④美國成立了各區域海洋生態系統委員會,進行海洋生態系統保護,幫助國家海洋總體規劃實現以及制定和監督實施強制性區域海洋管理計劃等;各地海洋當局參與美國海洋政策的制定,并提出建設性意見,保證了最終海洋經濟政策服務于區域及本國海洋經濟發展;區域性海洋理事會或其適當實體依據海域生態環境、開發承載力等情況,使海域使用管理和治理之間達到了平衡。⑤此外,聯邦政府還制定并修改了災害易發區不適當的發展政策,在防止海洋災害對海洋經濟沖擊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⑥

科技與人力資本政策。美國是世界上海洋科技最發達、海洋人力資源最充足的國家,在科技與人力資本政策方面,建立了經常性獨立海洋和近海管理科學監督機制和制度;提倡終身海洋教育,利用各州海洋資源進行海洋知識普及和海洋教育,提高國民對海洋開發和保護意識;建立綜合海洋觀測系統,為海洋經濟發展提供安全保障;建立國家監控網絡,加強海岸帶和內陸河流湖泊檢測,有效抑制了許多海洋污染、內陸污染;⑦對海洋科技進行持續投資,主要為研究者提供數據支持,為公眾提供信息服務,推動其海洋經濟快速發展。

生態環境政策。美國政府認為海洋環境政策的科學制定與執行是維持其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建立全國海洋保留地體系,區域海洋生態系統理事會在其管轄區內建立海洋保留地,并采取實際行動保護國家重點海域;建立以生態系統為基礎的管理體制,保持海洋生態系統處于健康的、高生產力的和可恢復的狀態;加強沿海流域管理,改善對入海內陸河流流域全境生態保護和污染源的管理或治理;加強海洋環境保護,防治海洋環境污染,預防海洋環境破壞,發展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系統。加強對外陸架的開發,美國政府及其各州制定了很多有關海岸帶開發的相關法律,其中,《國家環境政策法》和《海岸帶管理法》是美國海洋帶開發最有影響也最適用的法規,保障了美國整體沿海環境。⑧

我國海洋經濟政策簡析

財政金融政策。我國海洋財政金融政策覆蓋面相對較低,從行業角度來看,主要體現在幾個典型的海洋產業中。海洋漁業方面表現為降低漁業船舶檢驗費標準,規范海域使用金減免,實行漁業柴油補貼政策,減輕漁民負擔,同時拓展了資金渠道,廣泛吸引國內商業信貸、民間和國外資本等資金參與,形成多元化的漁業投資格局。⑨海洋油氣產業方面表現為能源開采設備進口免征關稅,調整海洋石油開采稅收政策,設立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等政策;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方面表現為對海水淡化重點工程給予資金補助,對海水淡化企業免征資源稅,使這類企業更有競爭力,促進了海水淡化成果的發展。⑩

區域管理政策。海洋區域經濟持續多年快速發展,基本格局已經形成,大體上自北向南可劃分為環渤海經濟區、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和海南國際旅游島。各個海洋經濟區區位、經濟基礎、人文環境等因素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海洋經濟發展定位,初步實現了全國海洋經濟區域間協調發展、錯位發展、優勢發展的戰略規劃。

環渤海經濟區,指以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京津冀為主的環渤海濱海經濟帶,同時延伸輻射到山西、遼寧、山東及內蒙古中東部。

長江三角洲北起通揚運河,南抵杭州灣,西至鎮江,東到海邊,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鄰近海域。

珠江三角洲范圍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惠州市和肇慶市,其海洋經濟發展定位為以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惠州和肇慶市為主體,輻射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并將與港澳緊密合作的相關內容納入規劃,促進珠三角進一步發揮對全國的輻射帶動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

海南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和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其海洋經濟發展定位為充分發揮海南的區位和資源優勢,加快海南經濟特區發展,國家制定戰略規劃,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打造有國際競爭力的旅游勝地。

科技與人力資本政策。我國海洋科技政策強調了發展海洋經濟要堅持科技興海的原則。近年來,遵循“優化結構、轉變機制、妥善分流、創新發展”的海洋科技體制改革基本思路,建立和完善海洋科技創新體系。國家海洋人才政策有堅持人才為本,大力培養具有海洋專業知識背景的科技型人才;加強海洋人才資源的開發與建設,培養造就高素質的海洋人才隊伍;完善的海洋教育體系,注重教育投資中的海洋教育投入,創造更好的條件,吸引更多的海洋專業人士投入到海洋教育事業中來,加強海洋科技人才的國際合作交流,這些政策都對適應海洋事業發展形勢、促進海洋經濟發展、實現海洋強國目標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生態環境政策。我國政府一貫重視環境保護,近年來的海洋環境污染與破壞,使海洋環境保護得到了非常大的關注。其主要內容有建立海洋生態系統保護區、海洋特別保護區及海洋公園,積極推動海洋生態保護技術研發與推廣,如海洋漁業節能減排關鍵技術、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技術、生態化海洋工程技術、海島生態工程建設技術等,加強治理,改進科學技術控制陸源污染,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制定海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宏觀政策,完善海洋環境突發事件應急聯動機制等,這些海洋保障機制為我國海洋經濟發展創造了環境保護的綜合體系,成為推動我國海洋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張蕾]
標簽: 中美   經濟政策   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