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要遵循市場規律
混合所有制經濟在本質上是按照市場規律進行組織和運營的經濟,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必須遵循市場規律。國有企業處于國民經濟的不同行業,在不同的行業,市場規律作用的程度是不同的,因而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條件亦不盡相同。大體說來,有三種行業類型:一類是完全不接受市場調節的行業;一類是部分接受市場調節的行業;一類是完全接受市場調節的行業。前一類行業不具備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條件,后兩類行業可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完全不接受市場調節的行業有關系國家安全、提供純公共品以及提供準公共品的行業。關系國家安全的行業的國有企業包括尖端軍工企業、造幣及印刷企業等;提供純公共品的行業的國有企業包括道路、城市規劃、城市美化、廢棄物處理等企業;提供準公共品的國有企業包括城市自來水公司、郵政、煤氣、文化設施等。這些行業的國有企業不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他們是國家和社會安定的維護者,是社會共同需要和服務的提供者。這類國企的運行不能靠市場機制進行調節,而是按照政府確定的統一政策和法規進行運營,運營目標是最大限度滿足社會利益。目前來看,這些行業不宜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部分接受市場調節的行業是自然壟斷行業。自然壟斷行業主要有電力、公交、煙草、石油、天然氣、電信、鐵路運輸、銀行等。這些行業的國有企業的運營具有雙重性。一方面,該類企業具有強大的生產功能,其產出對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領和支撐作用,而贏利性則是其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另一方面,該類企業掌握著國家經濟命脈,對國民經濟具有顯著的控制力和影響力,在國民經濟運行中發揮主導作用,其運行要服從國家戰略要求,如保護生態環境、支持科技進步、保障國家安全。這意味著這類國企的發展既要接受市場機制的調節,市場規律對其發展具有一定的激勵作用,同時市場調節又是有限度的,需要在較大程度上接受政府的直接監督和管理,確保這些企業的發展符合國民經濟穩定和國家安全的要求,符合經濟利益與社會責任相統一的要求。該類行業可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但是國有經濟在混合所有制經濟中要占據支配地位,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運營目標以社會利益為主,兼顧經濟利益。
完全接受市場調節的行業是加工制造業、建筑業、服務業。這類國有企業身處激烈的競爭環境之中,要求擁有高度自主和靈活的決策權和經營權,企業的運營主要受市場規律的調節,以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標。因此,這類行業可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完全接受市場調節的行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也必須堅持國有經濟為主導的原則,國有企業在混合所有制經濟中應當占有控股地位。在國有企業控股的前提下,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運行目標可以以經濟利益為主,兼顧社會利益。
總之,行業類型不同,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方式應當有所區別。但是,無論什么行業,只要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就必須堅持國有經濟成分居主導地位的原則,這一點不能動搖,一旦非公有經濟成分占據主導地位,這種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性質就不再是公有制經濟了,這樣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對國有經濟的成長和壯大就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