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拉美貧民窟問題分析及其警示

【摘要】拉美地區貧民窟是城市貧困的集中體現。農業模式偏差、土地改革不徹底、城市化過度發展、經濟不景氣和政局動蕩等因素導致拉美地區貧民窟問題嚴重。在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穩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妥善進行戶籍改革、保障農民在城鄉之間雙向流動、合理布局城鄉經濟機構和改變城市化建設思路等是拉美“貧民窟”問題給我們的啟示。

【關鍵詞】拉美地區 貧民窟 土地改革 城市化

聯合國人類居住規劃署將“貧民窟(slum)”定義為“以低標準和貧窮為基本特征的高密度人口聚居區”。在發展中國家,貧民窟泛指非正式的居住地,城市貧困在這些地區體現得極為明顯。拉美地區的貧民窟在世界上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在委內瑞拉的加拉加斯地區,典型的貧民窟是由簡易的磚瓦房及用鐵絲將白鐵皮、粗麻布和紙板綁在一塊搭起來的棚舍組成,一般依山而建。各家之間的界限無法分清,室內是泥土地面,幾乎沒有家具,下水道、排污系統等衛生設施實際上不存在,一旦下雨,貧民窟便成了污穢的泥潭,臭水和污物散發出難聞的氣味。

巴西是拉美最早城市化的國家,也是拉美地區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但是這個國家的貧民窟已成為一種社會病,嚴重影響了巴西經濟的正常發展與社會穩定。巴西現有貧困人口約5000萬人,其中在農村地區約有1500萬人,在城市地區約有3500萬人,這些人分布在巴西大小城市中,其中絕大部分人均住在貧民窟里。21世紀初,巴西全國約有2800萬人居住在貧民窟,近十幾年來,貧困人口的趨勢在加劇。據巴西2012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巴西現有貧民窟14000個,比20世紀90年代增加近2000個。貧民窟遍及巴西各個城市,現在甚至已波及20萬人人口左右的小城市。圣保羅州是貧民窟最多的地區,占巴西貧民窟總數的一半;里約熱內盧是巴西著名的現代化大都市,城區人口近1100萬,但其中有近250萬人居住在貧民窟里,在里約市有巴西最大的貧民窟,占地140萬平方米,集中居住了16萬城市貧民。①

拉美地區的貧民窟除了安全隱患、影響城市形象外,還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首先,在貧民窟居住的居民大多數處于貧困線以下,作為社會公民很難享受社會發展帶來的成功,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條件極差,嚴重影響了下一代的發展。其次,貧富差距的巨大差異造成國民感情的隔閡,加速了社會階層的分化,影響了社會安定。在拉美的很多城市,貧民窟是犯罪的天堂,也是犯罪分子的窩點。毒品犯罪在拉美極為突出,很多貧民窟已被毒販所控制,居住在貧民窟里的城市貧民為販毒制毒活動站崗放哨,加之貧民窟地形復雜,給政府掃毒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最后,貧民窟亂戰街道、山頭和公共土地,沒有合理的衛生設施,給城市生態環境也帶來了不良影響。

拉美貧民窟問題的原因分析

農業模式的偏差及土地制度改革的不徹底。拉美歷史上形成的大地產制度造成農村土地占有的高度集中。在工業化過程中,拉美國家雖然進行過一些土地改革,但除巴西在1959年革命后的土地改革較為徹底外,即便如此巴西還是存在極大的貧富差距,其他國家總體上沒有改變廣大農民無地、少地的境況。大部分拉美國家的土改政策不是消滅大地產,而是限制大地產,實際上土地仍集中在大莊園主手中。以2012年巴西的土地占有情況為例,家庭占有土地面積10公頃以下的農戶占巴西農戶總數的32%,但是他們占有的土地總數僅為2%;家庭占有土地面積2000公頃的農戶占巴西農戶總數的1%,但是他們占有的土地總數為32%,而亞馬遜州的一個大農場主占地就高達400萬公頃。

1970年在墨西哥全國320萬農戶中,采取資本主義經營方式的大農戶占12%,但他們擁有全國耕地的42%。牙買加在20世紀70年代初,占農場總數2.2%的大農場擁有全國63.1%的耕地,而占農場總數97.8%的小農場只占有36.9%的耕地;盡管曼利政府此后進行了土地改革,但其分配的土地因質量差,大部分被農民遺棄。總體來看,拉美農業現代化實際上走的是一條發展機械化、集約化的現代農場路子,農村勞動力在這一過程中被強制排擠出來,成為“自由勞動力”。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推進以及商品農業、出口農業的發展,無地或少地的農民生活更加艱難,導致大量無地農民涌向城市謀生,這是一種固定式的單向流動,由于在農村已沒有土地,一旦到了城市之后就很難返回農村。當然這種單向流動為城市的發展及工業化的推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但是城市的就業機會是有限的,不可能吸納所有單向流動的農民,因此很多無地農民就成為了城市失業者。這一龐大群體為在城市中生存而在城市“空隙”中聚集起來,搭造簡易房屋居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貧民窟。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張蕾]
標簽: 貧民窟   警示   分析   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