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過去20多年來,中國管理學研究關注西方情境的研究課題,驗證西方發展出來的理論,并借用西方的研究方法論。而旨在解決中國企業面臨的問題和針對中國管理現象提出有意義的理論解釋,這方面的研究卻遲滯不前。圍繞到底是追求“中國管理理論”(即在中國管理情境中檢驗西方理論)還是“管理的中國理論”(即針對中國現象和問題提出自己的理論)的爭論,很多學者作出了積極探索。中國的管理學研究者應遵循科學探究的自主性原則,保持對常規科學局限性的警覺,從事既能貢獻普遍管理知識,又能解決中國管理問題的研究。
國際管理學研究中的一個現象
全球化商業活動的增加,不僅使得全球化的跨國公司對管理知識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那些處于新興經濟體(比如俄羅斯、印度和中國)中的公司,由于在國際市場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也非??释玫焦芾韺嵺`所需的知識。除了新興經濟體外,許多發達地區的管理研究也十分活躍。有學者觀察到了國際學者的一種明顯偏好:從主流管理學文獻(基本上是基于北美,特別是美國的文獻)中套用已有的理論、構念和方法來研究本土的現象。這導致了James March(詹姆斯·馬奇)所認為的組織研究的“趨同化”。這個趨勢是值得注意的,因為它有可能放慢有效的全球管理知識的發展速度,也會阻礙科學的進步。這樣的趨勢在中國也是存在的。
中國管理研究的現狀與展望
科學研究總是有目的的:執著于尋找真相(reality)和追求真理(truth)??茖W的研究方法確保了科學家的發現是接近于真理的,這也是所有科學研究應該達到的嚴謹性(rigor)標準。然而對于管理學這門應用科學來說,真理本身是不夠的。管理研究的第二個目標是獲取有益于提高實踐水平的知識,這就是管理學者應該達到的切題性(relevance)標準。但現在大部分的中國學者都是嚴謹有余,切題不足。
目前,套用西方發展起來的理論在中國進行演繹性研究主導了中國管理學研究領域。用這種方法進行的研究傾向于把成果發表在國際性雜志上,尤其是國際頂尖雜志。這類研究成果驗證了已有理論或者對其情境性邊界進行了延伸研究,說明了如何使用現有研究成果來解釋一些新情境下出現的獨特現象和問題。但這樣的研究傾向對現有的理論發展只能提供有限的貢獻,因為它的目的并非尋找對地方性問題的新的解釋。這種方法也限制了對中國特有的重要現象以及對中國有重要影響的事件的理解。
筆者并不認為學者的目標就是發展新的理論,而是提請注意這一事實:絕大部分中國的研究都不約而同地采用西方已有理論來解釋中國現象。這一趨勢形成的原因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解釋。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