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學術視野 > 政治 > 正文

吳敬璉:“強勢政府”不是中國成功的根源

“強勢政府”不是中國成功的根源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這次會議將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并作出總體部署。改革面對的問題、改革的指導思想和方法論是什么?就這些話題,本報記者對話了全程參與中國30年來改革決策咨詢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

  “總體部署”不等于四面出擊

求知:再過幾天,我們就要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次將推出綜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總體部署。為什么非總體部署不可?

吳敬璉:去年的中共十八大把重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向的改革放到執政黨的議事日程;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提出,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明確提出改革整體方案、路線圖和時間表。十八屆三中全會實際上是要推出全面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整體方案。

這些年來雙重體制膠著對峙,原有利益格局有所固化。進一步深化改革,必須做一些根本性的改動,突破目前的利益格局限制。在當前這樣矛盾糾纏在一起、你又不能夠四面出擊的情況下,怎么來篩選,怎么來安排,這是一個很復雜艱巨的工作,顯然需要統籌和部署。

求知:你是整體改革學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前一段時間你提出需要一個“最小一攬子”總體改革方案,為什么要“最小”?

吳敬璉:改革必須弄清楚要改什么。對于現有體制在哪些方面需要進行改革,社會上已經有基本共識。可是現在面臨的問題堆積如山,要進行的改革千頭萬緒,決不能事無巨細,四面出擊。這樣,就必須通過認真研究,篩選出一組相互關系密切、又具有關鍵性的改革項目,形成所謂“最小一攬子”的總體改革方案。

求知:您覺得新一輪總體改革的核心問題是什么?

吳敬璉:在我看來,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座談會提出的六個需要研究的重大問題中間第一個,也就是怎么來建立一個統一、開放,同時又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求知:為什么您這樣認為?

吳敬璉:市場經濟是經濟繁榮的必由之路。它要求競爭性市場在有效配置資源和形成激勵兼容機制方面發揮決定性作用。而當前我國經濟體制最主要的缺陷,在于政府過多的行政干預和深度介入微觀經濟活動,廣泛的行政干預和國有大企業的行政壟斷,壓制了獨立自主的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技術創新主體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使市場失去了競爭的性質,難于發揮其有效配置資源和建立兼容激勵機制的作用。

求知:改革的目標模式是什么?

吳敬璉:在我看來,核心目標就是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統一開放的競爭性市場體系,使商品、服務、土地、資本、勞動力和技術等市場都建立在規則的基礎上,進行平等有序的競爭。

  現在還是“半市場經濟”

求知:改革再出發,背景是什么?

吳敬璉: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樣一個改革目標模式;經過深入的研討和準備,1993年,也就是20年前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若干問題的決定》,對全面推進市場化改革進行了整體部署。經過這一輪改革,我們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奠定了上世紀90年代一直到本世紀初中國經濟崛起的制度基礎。

但是,中國改革始終存在一個“半統制經濟、半市場經濟”的雙重體制消長問題。現有的體制帶有沉重的舊體制遺產,就是命令經濟體制的一些遺產。這突出表現在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上。在很多關鍵領域和重要環節,政府(而不是競爭性市場)仍然起了配置資源的主導性作用。各級官員存在GDP崇拜,動用權力管了一些不應該管和管不好的事情,很多該管的事情又沒有管起來。

這就造成了我們經濟兩個大的問題,一個問題是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始終轉不過來,資源消耗和環境破壞達到驚人的程度,依靠海量投資支持增長越來越困難;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腐敗,尋租變得越來越嚴重,貧富差距急劇拉大,造成了許許多多經濟和社會矛盾,公眾對政府的信任明顯降低。

求知:你說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過來的根本原因是體制性障礙?

吳敬璉:是的。2004年到2005年中國經濟學界有過一場關于重化工業化還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大討論。我參加了當時的討論,研究結果寫成了一本《中國增長模式抉擇》(上海遠東出版社,2005年),提出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轉變刻不容緩。同時指出來,深化改革是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的關鍵。最近這本書出了新版,就是因為問題雖然早就提了出來,這幾年,政府不斷強調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或經濟發展方式,但實際上成效甚微,情況甚至還在惡化。經濟學家最近的幾項研究都表明,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實際上有所惡化,而不是有所改善。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賓塞教授很贊賞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戰略。但他問了一個問題,說你們的規劃很好,但幾年過去,為什么什么也沒有發生?我想,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體制。因為體制改革缺乏實質性進展,一套能夠有效發揮競爭性市場配置資源、提高效率的體制沒有建立起來。結果,主要依賴投資而不是效率提高來拉動增長,投資在整個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高,使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未能扭轉過來。這又進一步導致了多方面的后果。不加快全面改革,提高經濟活動的效率,很多經濟社會問題是無法解決的。

求知:中國現在還不算市場經濟?

吳敬璉:剛才說了,我們始終存在一個“半統制經濟、半市場經濟”雙層體制消長的問題。

求知:腐敗與雙重體制并存有沒有關系呢?

吳敬璉:腐敗的基本原因是利用公權力追逐利潤的機會太多。由于雙重體制并存,經濟改革沒有完全到位,政治改革嚴重滯后,行政權力變本加厲地壓制和干預民間經濟活動,造成廣泛的尋租活動基礎。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就是雙重體制并存,導致廣泛的尋租活動基礎。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鄭韶武]
標簽: 吳敬璉   中國   根源   強勢   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