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中國采購經理指數顯示,1月份,受春節假日臨近、企業員工集中返鄉等因素影響,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49.1%,比上月下降1個百分點;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2%,比上月下降2個百分點,仍高于臨界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1%,我國經濟總體產出繼續保持擴張。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和非制造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分別為55.3%和56.7%,均位于較高景氣區間,表明多數企業對節后市場發展信心較強。
受春節因素影響,1月份制造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49.8%和49.2%,比上月下降2.3個和1.8個百分點,制造業生產和市場需求有所放緩。大型企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1.3%和50.6%,持續位于擴張區間;中、小型企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較上月回落。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專家文韜表示,企業接單回落主要是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一方面,由于2025年春節在1月份,大量消費品貿易商提前備貨,訂單在2024年11月至12月已經大量釋放,到2025年1月份時有所放緩;另一方面,隨著春節臨近,加上大部分地區氣溫較低,室外施工活動放緩,而且春節通常也是化石能源和金屬冶煉行業的淡季,因此1月份基礎原材料和裝備設備的市場需求也有一定波動。
從重點行業看,裝備制造業PMI為50.2%,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運行在臨界點以上;高技術制造業、消費品行業和高耗能行業PMI分別為49.3%、49.1%和47.6%,比上月下降0.4個、2.3個和1.2個百分點,景氣水平不同程度回落。從價格看,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49.5%和47.4%,比上月上升1.3個和0.7個百分點。
文韜表示,1月份,比較制造業PMI各分項指數和行業變化來看,我國制造業穩定運行基礎仍然牢固,整體恢復態勢未變,新動能整體持穩運行。此外,穩經濟促增長政策持續落地顯效,支持經濟回穩向好。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政策仍有進一步發力空間,為宏觀經濟注入更強動力。企業對后市預期也較為樂觀,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5.3%,較上月上升2個百分點。而且四大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預期指數都有所上升,表明當前企業預期普遍樂觀。預計一季度,隨著春節過后各地集中復工復產,“兩重”“兩新”等一攬子政策持續推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任務逐步落實,制造業將穩定向好運行。
1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2%,比上月下降2個百分點。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蔡進認為,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雖較上月下降,但仍在50%以上,意味著非制造業經營活動仍保持擴張。受春節前淡季影響,建筑業供需活動回調,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降至50%以下。受元旦及寒假消費帶動,居民購物、住宿餐飲、交通運輸和景區服務等行業活動表現良好,相關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在擴張區間。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較強,金融業商務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在55%以上。企業對未來市場預期保持樂觀,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連續4個月在56%以上。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專家武威認為,2月份,在春節消費充分釋放和節后復工的雙重帶動下,投資和消費需求有望加速釋放,非制造業相關活動增速有望提升。值得關注的是,非制造業需求恢復力度仍相對較弱,新訂單指數仍在50%以下,反映市場需求不足的企業比重仍較高,要推動投資與消費相關政策措施加快落地顯效,鞏固非制造業持續平穩復蘇的需求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