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東省國資國企系統堅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擔當,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加力深化改革創新,聚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展現新氣象。
一是經濟運行穩中向好,高質量發展成色更加亮眼。山東省屬企業資產總額達到52804.6億元、同比增長6.1%;實現營業收入25037.4億元、同比增長6.7%,利潤總額1036.7億元、略高于2023年,凈利潤766.1億元、同比增長6%;不包括直轄市,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均居全國省級監管企業第1位,利潤總額、凈利潤均居第2位,穩居全國前列。同時,反映經營質效的指標持續向好,省屬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達59萬元/人,同比增長1.6%;營業現金比率達7.25%,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經營現金凈流量1814.2億元,同比增長16.7%;三項費用壓降46.5億元、壓降幅度2.6%,三項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降至7%、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69.5%,同比基本持平,整體經濟運行呈現“質量雙升、穩健向好”的良好態勢。特別是,山東省屬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9454.2億元、同比增長18%,工業銷售產值9602.7億元、同比增長17.7%,展現出“產銷兩旺、加速增長”的發展勢頭。各市也都推動監管企業全力抓好經濟運行。
二是國企改革攻堅突破,高質量發展活力更加充沛。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深入實施,各市均按時保質完成70%以上主體任務,省級層面已完成88.3%。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持續完善,創新出臺《省屬企業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評估辦法》,探索了規范公司治理運行的山東路徑。市場化經營機制加快健全,開展“控機構、控崗位、控總量、控總額、控招錄”工作,省屬企業總部機構數量壓減14.9%、人員編制精簡15.9%。虧損治理成效明顯,省屬企業虧損面由2022年底的22.15%壓降至2024年底的9.5%,虧損額同比減少284億元,超額完成兩年治虧任務目標。層級壓減全面完成,省屬企業兩年累計壓減權屬企業1325戶,除納入特別監管清單的企業外,法人層級已全部控制在四級以內。
三是科技創新穩步推進,高質量發展動能更加強勁。修訂山東省屬企業科技創新考核細則,提高科技創新在高質量考核中的權重,支持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省屬企業研發經費投入529億元、同比增長8.7%,形成一批重要科技創新成果。舉辦省屬企業首屆“十大科技創新成果”新聞發布會,進一步營造鼓勵創新濃厚氛圍。實施創新平臺“擴面提質”行動,省屬企業全年新增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70個,規上工業企業已全部設立研發機構。完善創新體制機制,6戶企業開展了首席科學家制度試點,10戶企業開展了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
四是結構布局深入調整,高質量發展空間更加廣闊。認真落實《省屬企業主責主業管理辦法》,29戶省屬企業均重新明確主責主業,各權屬企業逐一確立主業目錄和企業名錄,為防止主業泛化奠定基礎。積極培育新興產業,省屬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收占比由2023年底的15.7%提升至18.9%,提升3.2個百分點。加強對外合作交流,舉辦首屆黃河流域國資國企對接交流會,在4市舉辦央企省企共建交流會,促成簽約項目100余個、總投資額超1300億元,實現企地共贏。
五是監管效能顯著增強,高質量發展底線更加牢固。山東省國資委聚焦投資、財務等重點領域,出臺20余項制度文件,國資監管制度體系更加完備。省屬企業全部上線運行司庫系統,走在全國省級監管企業前列。銀行賬戶清理任務全面完成,累計銷戶6879個,壓降比例達17.7%,大幅提高了資金歸集率。投資監管進一步加強,省屬企業年度主業投資占比達到99.37%。抓住機遇開展債券置換,省屬企業存續債券平均融資成本降至3.3%,僅此一項全年節省財務費用20億元。
六是國企黨建全面鞏固,高質量發展引領更加有力。國有企業各級黨組織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國資國企系統持續走深走實。落實過硬黨支部和評星定級動態管理制度,省屬企業441個黨支部被采取約談提醒、降低評級等措施,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深入開展“靠企吃企”等問題專項整治,推進清廉國企建設,省屬國資國企紀檢監察機構全年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2392人次,推動嚴的基調一貫到底。與此同時,全省國資國企系統堅定扛牢責任擔當,在服務全省重大戰略、保障改善民生、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主動作為、沖鋒在前,有力發揮了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文章來源:山東省國資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