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終,年味漸濃。春節是辭舊迎新、闔家團圓的傳統佳節,同時也是“四風”和腐敗問題的高發期、易發期。節日風氣關乎黨風政風,各級各地要嚴明廉潔過節的規章制度,扎實做好節前教育提醒、節中監督檢查、節后跟進處置,確保干部風清氣正過“廉節”。
節前教育提醒,擰緊“廉潔弦”。要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廉潔教育活動,讓廉潔教育入腦入心;選取近年來春節期間查處的典型違紀違法案例,開展案例警示教育,讓干部深刻認識到不當行為的嚴重后果,汲取教訓,引以為戒;要開展節前廉政談話,尤其注重對“關鍵少數”、重點崗位的干部進行一對一談話,敲警鐘、提要求,強化廉潔意識。
節中監督管理,織密“監督網”。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不同層級節日“四風”問題的突出表現不盡相同,監督管理工作必須因地制宜、精準發力,確保將“節日病”探照到點、監督到位。要制定詳細的春節期間監督管理方案,明確監督重點,靈活采取專項檢查、隨機抽查、明察暗訪等方式,確保監督管理有的放矢;要善于運用大數據監督手段,通過與稅務、財政、公安等部門的數據共享,對公款消費、車輛使用等信息進行分析比對,精準揪出違規違紀問題線索;同時,還應拓寬線上線下監督舉報渠道,對收集到的線索及時受理、認真核實,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節后跟進處置,高懸“問責劍”。對節日期間發現的違規違紀問題,要堅持跟進處置、快查快處,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并及時通報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懾,讓廣大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督促指導被查處的單位和個人深刻反思問題產生根源,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將問題整改到位。針對節日期間暴露出來的共性問題,要舉一反三,加強制度建設,堵塞制度漏洞,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防止類似問題再次發生。